第 3 章
  历时七个月的中原大战,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画上了句号。

  东北军入关占领平、津地区,取得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的胜利,从此结束了军阀混战局面,这也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对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贡献。然而,古话说得好,祸福倚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张学良及数十万东北军将士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场辉煌的远征,给中华民族播下了一颗凶险的种子,这颗毒种最终导致全中国人民陷入了血海之中。

  此话怎讲?东北军jīng锐之师入关,关外的东三省军事力量顿时减半,防务空虚,一时间东北三省可以说成了有国无防之地,数千里边防线找不到几个兵。这一无情的现实,给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日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机会。在东北军入关的第二天,即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终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北。            第一章 不抵抗断送了东北 (二)不抵抗束缚了手脚

  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有日本关东军入侵的征兆。而且,张学良当时就闻到了这股火药味。张学良进驻北京后,住进了顺承王府。蒋介石委任他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他的公馆成了自然的司令部。日本人收买了他手下的大将石友三。石友三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nǎi便是娘,哪里能升官发财,他就往哪里去。他原为西北军将领,冯蒋大战期间,他率部到浦口炮打南京。中原大战后,西北军兵败,他不敢投蒋,选择了张学良。张学良见他能说会道,却不知他的根底,好心收留了他。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很快就掌握了石友三的特性,决定在他身上下工夫。于是,他们派人登门,送上20根金条,要石友三参与倒张活动。石友三一见金条,立马向日本特务承诺,保证在半年内消灭张学良。为了这个承诺,他将部队悄悄地拉到广东顺德,集中训练了两个月后,向全国发出讨张通电。同时,他割断了平汉路的电线,扣留来往列车,截断南北交通,部队浩浩荡荡地北上,占领了石家庄。

  擅长吹牛的石友三根本不是张学良的对手,张学良从接到情报到出兵讨石,前后不到10天时间,就将石友三部队打得一败涂地。石友三损失惨重,只带出2000人,逃到了山东的沂蒙山,当上了山大王。

  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惊闻石友三惨败,立即动员阎锡山出兵伐张。阎锡山不是石友三,他深知张学良非等闲之辈,摇头拒绝说:“东北虎很厉害,我甘拜下风,你们还是另请高明。”

  日本特务并不死心,他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接着炮制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

  所谓“万宝山事件”,说的是发生在吉林长春县,一场中朝边境两国农民因争水发生斗殴的事件。民间发生这种纠纷是十分平常的事,然而,日本特务利用一次农民斗殴,指使日本警察开枪打死、打伤中国农民数人,还逮捕了10人。

  “中村事件”是日本参谋总部派中村震太郎化装成中国农民,非法秘密进入兴安岭,进行军事侦察。在画地图时,被东北军屯垦军第三团发现,捉住并秘密杀掉了。按照国际公法,任何主权国家,完全有权处死外国间谍。但是,日本却为此向中国政府提出qiáng烈抗议,甚至威胁说,不赔礼道歉,就出兵讨伐。

  进入夏季以来,张学良患伤han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情报部长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向张学良作了详细的报告。张学良听后,十分忧虑地说:“日本天皇同俄国沙皇一样,他们对中国张着大嘴,我们要多长一个心眼,小心对付。”

  8月底的一天,司令部黄显声参谋跑来向张学良报告说:“关东军这几天正在搞进攻演习,演习的课目是进攻沈阳。”

  第二天,黄显声又来报告说:“据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