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钦身后。其实中方代表个个能用日语会话,翻译为虚设。

  日方投降代表的车到了陆军总司令部门口,在军警林立的人墙中驶入礼堂钟楼前停车,因签字仪式还没开始,他们被引入礼堂左侧的休息室小憩。

  8点58分,中方代表入场后,日方代表在王俊和王武参谋引导下进入会场。他们行至受降席前,并排立正脱帽向何应钦作45度鞠躬,何应钦点头,伸手示意,他们方落座投降席。冈村宁次居中,左侧是陆军中将小林浅三郎总参谋长,陆军少将今井武夫副总参谋长,陆军中佐小笠原清作战参谋,右侧是海军司令官中将福田良三,台湾驻军陆军中将谏树春三参谋长,陆军第三十八军参谋长大佐三泽昌雄等。冈村宁次脱帽放在桌上,其余脱帽放在膝盖上,个个挺xiōng昂坐,双方代表对坐相视,默默无语。

  主持受降仪式的何应钦与冈村宁次关系很不一般,他早年留学日本,在陆军士官学校就读时,与冈村宁次同班,俩人脾气相近,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交。辛亥革命爆发,何应钦回国参战,俩人有书信来往。日军入侵东三省,1933年又进攻长城沿线,时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长的何应钦奉蒋介石旨意,派熊斌与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签订了《塘沽协定》。1935年5月,日本借口中国政府破坏《塘沽协定》,向国民党政府提出统治华北的无理要求,何应钦秘密约见冈村宁次高桥密谈,私下达成协议后,由梅津美治郎公开向何提出取消在河北的中国党政机关和撤退中国军队的要求。7月6日,何复函梅津,全部承诺日方要求。何梅之间协议史称《何梅协定》。这年秋天,何应钦tiáo南京升任陆军总参谋长。第三天,当他得知冈村宁次到南京出差,住在日本大使馆的消息时,不顾当时南京学生和市民正在掀起抵制日货运动,在新街口一家大饭店设宴招待冈村宁次。这一举动连冈村宁次都感到十分意外。冈村宁次在日记中多次提到:“何应钦这个亲日派十分可爱。”

  言归正传,日方代表的光头在qiáng光下油光发亮,冈村宁次表情沉稳,但脸sè如同白纸毫无血sè,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内心的沮丧。8月15日以后,他的心情一直很差,晚上难以入眠。他从1915年率部攻打我国青岛起,先后在中国30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每一次重大事件都离不开他。他十分担心中国人会和他算总账,以他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他认为自己将被处以死刑是毋庸置疑的,他曾几次想到剖腹自杀,制造震惊中外的新闻,以显示日本军人的武士道jīng神,由于何应钦派人秘密监视而未能实施。他在8月15日的日记中写到:“我今天面临投降这一未曾有过而且意料不到的事实,心中甚为不快,十分懊恼,但在受降仪式上尽量保持沉着冷静。”

  日本投降如此迅速,这是冈村宁次意想不到的,连何应钦也没有思想准备。

  这年春夏,盟军反攻之势迅猛异常。7月18日,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末兹元帅率第三舰队进捣东京湾,瞬间,日舰队被横扫殆尽。日本接近灭亡时刻,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首相铃木代表天皇召开记者招待会说:“我们以必胜信心继续作战,帝国不理睬这类劝降鬼话。”同时,何应钦在重庆接收记者采访时说:“我看不出日本即刻败亡迹象,估计还要八年,除非美军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和我们一起打。”苏联出兵东北,八路军、新四军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向日军大反攻,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在巨大重压下,8月9日晚11时30分,在防空洞召开紧急御前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会上,主战派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与主和派外相铃木争吵不休,至凌晨4时,天皇不耐烦地打断双方争论,声明投降,并决定通过中立国瑞典,向中美英苏四国转达无条件投降决定。但主战派不服,8月14日上午9时,参谋总长还向冈村宁次下达继续持久战命令。9时30分,日方收到美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关于日军立即停止军事行动,等候投降的通知,主战、主和派才停止争吵,8月15日11时,日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