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虎头蛇尾
  修行之路,一重境界一重天。

  不只是表现在实力差距方面,也表现在突破境界时的困难程度。

  吴山谦进入练气九层已有十三年之久,体内真气数量从刚开始的两百五十六道增长到现在三百余道,修为确实增长了不少,但却一直不见真气有化液的迹象,这让他忧心忡忡。

  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世间之事,本无绝对好坏,任何事物的主观属性,都是基于观察者来说的,你说它不好,但是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却可能截然不同。

  但对于吴山谦来说,这就是一件坏事,而且还是一件天大的坏事,因为这会使他迟迟无法进入筑基境界。

  现在他有两个选择。

  要么一直修练下去,静静等待真气化液的那一天,反正只要达到丹田容量极限时,真气肯定能够真达到化液的程度,但是练气九层的真气容量极限是五百二十一道,这要让他等到何年何月!

  这里就要说一下筑基的其中一个条件了。

  任何修行者,只要进入练气九层,就已经满足了筑基的其中一个条件,那就是真气数量达到了二百五十六道。

  二百五十六道是真气化液的基本要求,只要不足二百五十六道真气,就算真气的凝炼度达到化液要求,也不可能形成一滴完整的真元,因为受到了天地规则的限制。

  ……天行万物,必有其数,奇者,无也,零之数……元者,始也,二百五十六之数……冥者,古也,二十一亿两千一百万……

  ——《物语◎苍冥篇》

  ……

  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筑基修士,都曾面临一种情况,那就是在筑基的时候,丹田内不可能刚好是二百五十六道真气,或多或少都会多出一些真气出来,但是多出来的真气又不足以形成第二滴真元。

  这种情况下,当然不可能直接将多出来的真气舍弃掉,其实多出来的真气,也会一同液化,所有液化的真气共同形成一滴真元。

  二百五十六道真气,只是形成一滴真元最基本的要求,但却并不是真元的极限,真元的极限只由丹田的容量来决定。

  所以每一个人进入筑基期的第一滴真元大小其实都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所说一滴真元,都是指标准真气数量形成的真元。

  想远了。

  吴山谦摇摇头,看着场中几个小辈,感受着空间中那明显的灵识波动。

  真元那些东西对他来说还太过于遥远了,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怎么让真气化液。

  等,他已经等了十三年,不想再继续等下去了。

  虽说这样一直积累下去,等进入筑基期的时候,他的底蕴会变得更加强大,但是他担忧的是,万一自己这辈子都达不到筑基,底蕴积累再深厚又有毛用。

  另一个选择,就是主动让真气化液了。

  真气不能化液,不外乎几个原因,要么是真气的凝炼度不够,或者是纯净度不够,亦或者丹田天生比较薄弱,以至于丹田压力不够……或多或少有这几个原因在内,只是严重程度不一样。

  对于这些常见的问题,其实一粒筑基丹就可以解决,要是一粒不行的话,多来几粒一定可以。

  但是筑基丹是很珍贵的玩意儿,别说是无根浮萍一样的散修,就算是背后有大树蒙荫的宗门弟子,筑基丹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得到的。

  没有筑基丹的话,就只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