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磐石(十)
  这时宗印赶了回来,并在怀中抱了几根柴火。他走到炉火跟前,神秘兮兮的说道:“周施主,你猜外面的雪有多大。”周允问道:“有多大?”

  宗印笑道:“外面雪大的连柴房都给压塌了。”周允听后心中一惊,想必定是自己把那墙板撞裂,所以柴房才会塌了。这时宗印看到地上的新柴,便问道:“施主刚才去取些柴火?”周允点头道:“我看柴火剩的不多,便取了几根。”

  宗印长吁一口气,道:“善哉善哉,还好施主及时回来,没在那柴房中停留,要不然定被砸到。”说完便拉着周允出了屋去,然后朝着柴房方向指了指。那柴房果然已经墙倒屋塌。

  这时陆续有僧人送饭归来,见柴房被积雪压塌,都是啧啧称奇,纷纷感叹今年的雪真是真是大。直到领班回来,众僧才慌忙把柴火转移到一个干燥之处。众人都以为柴房是被大雪压坏,无人会想到是被人撞倒。

  经过此事周允大概摸清这内力的规律:每当自己受创便会聚集起来。不过他生怕这内力有天不灵了,还是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再有磕碰。

  转眼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周允的身体却出现了异样,先是头发掉了个精光,然后牙齿开始一颗颗脱落,四肢也变得不灵便,唯独精神还算可以。

  慧信诊断后认为这是个好兆头。所谓洗髓,其实就是脱胎换骨,现在周允已经达到了第一重境界,就是把以前的身上不好的东西除掉,下一步该是长出新的。于是他又给周允输了一些《易筋经》里的内功,以助他更好的修炼。

  往后的日子周允只能靠稀粥续命,很快便瘦成皮包骨头。不过好在有慧信大师的指导和鼓励,他才把信念坚定下来,继续依照经书的方法修炼。

  又过了整整一年,周允才渐渐有新发与牙齿长出,算是达到了经书所讲的第二重境界。据慧信大师判断:这时的周允除了记忆外浑身上下都与之前不一样了,原来的经脉重新生成,那严重的内伤自然也跟着烟消云散。

  不过周允还不能算完全恢复,因为一直有伤在身,这两年身体没有任何生长,还和入寺时一模一样。如今连小他几岁的宗印都长得和他一样高。周允却不以为意,他能保住性命已属万幸,不敢再求更多。

  《洗髓经》前两重境界是为脱胎换骨,周允算是练成,已经可以停止修炼。但《洗髓经》还有最后一重境界,就是长生。究竟这长生境界是何等效果,少林诸位前辈高僧也未曾达到。慧信大师对此十分好奇,便鼓励周允继续修炼下去。

  其实周允很想就此停止练习然后下山回家,不过慧信大师对他有救命之恩,于是便答应了下来。不过他觉得这《洗髓经》中长生境界与《明鬼心法》中的知鬼神一样,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就拿先前的几位高僧来说,修为与内功都远胜周允,而且练的年数还更长,最后不照样圆寂了。于是周允认为这重境界纯粹是个理想,只能在心里想想。他丝毫不觉得能修炼成第三重,继续修炼纯粹是帮慧信大师先探探路,就当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了。

  这第三重境界的修炼要诀是吸收天地万物的灵气,不适合在屋中清修。慧信大师便建议周允去少室山顶打坐,说那里更具有天地之灵气,是个完美的修炼之地。

  此时正值春末,少室山变的葱葱郁郁,因有那《易筋经》的内力相助,周允上起山来毫觉得不费力。这一路两边有鸟鸣入耳,四面又有花香扑鼻,实在让人心旷神怡。

  山顶之上已有几位年轻的书生正在吟诗作对,他们见周允来了便打了招呼,互相报了身份后才知这几人竟是那嵩阳书院的学生。

  这嵩阳书院在太室山南麓,距少室山顶有个几十里,周允不知道他们为何非要到这里来。几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