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
>
  刘家栋顿时激动起来:“听说北京城人口百万,是不是真的?”

  “真的。”方文秀道。

  “那得多大的城啊,”刘家栋难以置信,“这里最大的是栎州城,城里城外加起来也还不到十万人。等我赚足了钱,就坐船去大明,一定要去北京看看。”

  方文秀笑着喷出烟雾:“少年人好自营生,肯定能凑齐船费。”

  刘家栋问道:“贵人是来殷洲做生意?怎没带随从?”

  方文秀说:“吾乃朝廷命官,去香松县做县令。”

  “原来是官老爷,”刘家栋福至心灵,突然跪地道,“老爷初来殷洲,身边也没个使唤人,小的愿跟随老爷左右听候差遣。”

  方文秀想了想,笑道:“那你便跟着我吧,回去跟你家长辈说一声。”

  刘家栋说道:“小的父母不在府城,托一老乡带信回去便可。”

  经过一百年的磨合,大明派来的官员,已经跟殷洲百姓达成某种默契。

  贪污可以,但不要太过分,也不要欺压百姓。彼此各退一步,谁若敢越过红线,就等着被驱逐到海里喂鱼吧。

  因此,殷洲的地方官,远比大明官员清廉。

  真正能够贪污无数的职务,是金银矿的矿监税使,是负责来往贸易的市舶司,还有就是总揽一切的殷洲总督——这些官员都得上贡,跟内阁和六部分赃,否则别想得到油水丰厚的差事。

  殷洲的地方官虽然清廉,但也带来负面效果,当主政官别想有啥作为,他们若搞什么惠民工程,必定被本地大族给拦着。在这里,是大商人、大地主说了算,发展地方全靠商人地主的利益来驱使。

  而且已经很多年,没有成规模的官方移民了,新移民至此也别想分到土地。

  土地兼并早已出现,失地农民和新移民,要么在城里打工,要么去更偏远的地方拓荒。

  ……

  刘家栋得了新差事,立即收起烟摊,带着老爷去城里找客栈。

  大明的运宝船队,要在栎州港逗留半月,一来是进行补给贸易,二来则是修补受损船只。

  期间,张枚和方文秀两位官员,都得住在城里慢慢等待。

  刘家栋能说会道,一路都在介绍情况,指着远处说:“听说一百年前,从码头到东边的大山,密密麻麻全都是栎木林。探海公来到这里,就指着树林说:此处当建造船厂,可福荫百代子孙。”

  方文秀点头说:“探海公虽为内官,但亦不失为大英雄。”

  朱海被追封为公爵,也是近两年的事儿,预示着延嘉皇帝即将大力整顿殷洲。

  而被贬到殷洲的张枚,就是皇帝选择的开路先锋!

  刘家栋继续说道:“现在海边的栎木都被砍没了,造船得去东边大山里砍树。前几年又定了新规矩,砍一棵栎木得补种五棵,没有官府牌照不能擅自砍树。”

  “此为良策。”方文秀赞许道。

  刘家栋笑着说:“哈哈,造船厂的股东老爷们,害怕栎木被砍光了,今后日子过不下去。在这栎州府,都是那十四家说了算,他们想定什么规矩,知府老爷就得乖乖照做。”

  “十四家?”方文秀不解道。

  刘家栋解释说:“都是最先移民过来的,已经传了五六代,他们开了盐场、伐木场和造船厂。其实吧,造船厂是朝廷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