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秦望山下会稽湖畔,古刹永欣寺的香火已经旺盛了数百年。

  正逢江南梅雨时节,隔着古刹如墙的烟火向南眺望,雨雾笼罩中的秦望山比平日更显云蒸霞蔚、气韵飘渺。寺里的墨池水涨高到了池沿,淅淅沥沥的雨水仍然不停地在池面上打出涟漪,碧水眼看就要泛溢而出,与长满池周的青苔融为一体。

  古刹宝殿的每一面粉墙都是湿的,草席在地上铺一会儿,cháo气就渗上来。即使对于土生土长的人来说,这个季节也挺难熬的,更别说来自北方的旅人。所以相对来说,梅雨季中的永欣寺要比平常清静一些。

  无嗔方丈在清晨的细雨中漫步,尽情享受着古刹中的宁静和惬意。当他看见围在墨池前的三人时,便从他们略显狼狈的模样中看出,肯定是来自北方的香客。

  方丈心想,来得真早啊,可见心诚。于是他主动上前一步,招呼道:“施主早啊,老衲这厢有礼了。”

  这二男一女连忙向方丈还礼致意。他们的清秀模样和脱俗气质立即引起了无嗔的好感。

  寒暄几句后,方丈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三人果然是刚从洛阳来的,那个叫崔淼的郎中忍不住抱怨了几句江南梅雨的闷热cháo湿,但兴致显然未受影响。

  无嗔笑道:“几位施主若是来观光的,现在这个时节实为最佳,否则是见不到此墨池满溢之景的。”

  “原来这叫墨池?是因为池水发黑才得此名吗?”

  “不不不,这池其实叫作‘洗砚池’,但只在梅雨时节池水漫溢时才会呈现墨sè,故而又称为墨池,传说是王献之洗砚而成的。”

  “王献之?”崔淼望了一眼裴玄静,追问道,“王献之也曾在此寺中居住过吗?”

  “施主不知道吗?此处本来就是王家旧宅啊。王献之曾长期隐居于此地练字,所以方有‘洗砚池’嘛。某夜,王献之忽然见到屋顶出现五彩祥云,于是上表给晋安帝,愿将此宅献出,晋安帝遂下诏建寺的。”

  裴玄静忍不住chā嘴道:“晋安帝下诏建的不是云门寺吗?”

  无嗔方丈大笑起来,“女施主只知其一。没错,王献之旧宅建成的是云门寺,而云门寺就是永欣寺的旧称啊。”

  崔淼和裴玄静恍然大悟地相互看了看。

  崔淼赶紧又问:“为什么要改名?什么时候改的?”

  无嗔反问:“二位听说过智永和尚吧?”

  “就是写成《真草千字文》的智永和尚吗?当然听说过啊,他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代孙,也是其最重要的书法传人。”

  “施主说得没错。那智永禅师便是在本寺出家。他历时四十余载写成八百本《真草千字文》,之后将寺庙托付给弟弟智欣大师,自己用车载了八百本《千字文》,云游天下,把字帖送入每座寺庙,借助佛门的力量护持王氏书法的万代传承。在本寺后院还有智永禅师留下的秃笔冢呢,施主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崔淼说:“我们当然要去看,不过方丈还没告诉我们寺院为什么改名呢。”

  无嗔笑得有点狡黠,“老衲方才提到谁了?智永……智欣……”

  “永……欣……寺!”裴玄静说,“是以这二位兄弟禅师的法号命名?”

  方丈点头道:“女施主猜得不错。当时梁武帝特别赞赏二位禅师的德行和功绩,所以从二师的法号中各择一字,赐本寺新额为‘永欣寺’,还御提了寺名,就挂在本寺院门前。”

  “难怪。”崔淼说,“我们向路人打听云门寺,他们直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