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三军总司令
的椅子。

  所以听到了元首暗示自己,将会在未来逐渐的移交权力,把戈林扶植成“三军总司令”,他才会如此的兴奋和迫不及待。

  有元首的支持揽权力,和元首死了之后自己去争位置,这绝对是两回事。

  好不容易要到了那艘航母的所有权,加上手里捏着的卑斯麦号战列舰,再算上应该可以再快一些服役的提尔比茨号,李乐觉得一年之后的丹麦海峡之战,他应该可以给英国海军来一次意想不到的惊喜。

  实际上李乐这边给戈林的许诺,可不仅仅是一个航空母舰,他刚刚想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要把空军从戈林手里拿出来,交给更值得信任的人手里。

  因为在李乐看来,戈林对于德国空军的建设作用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剩下的时间里,李乐更愿意自己抽时间来管理空军的发展。

  或者说,换上类似凯塞林这样的指挥官,更让李乐放心一些。毕竟戈林后期的表现实在让李乐不敢恭维,不说给个差评吧,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抬起戈林,是为了让凯塞林还有其他有能力又没有能力的人上位。前一个有能力,是指有指挥能力;后一个没有能力,指的是没有能力和戈林一样对着李乐大呼小叫。

  准备更多的fw-190战斗机,准备好夜间战斗机,接下来的事情,还要发挥戈林的老本行,做空军发展的奠基人才行。

  李乐语重心长,继续开始了他的三军总司令忽悠计划:“戈林,我的元帅,我比你更希望壮大空军,比你更希望壮大海军,比你更希望壮大陆军。”

  他说的话让戈林越来越觉得是在言传身教,要把戈林当做自己的另一个接班人来培养了。虽然戈林一直自认为自己是第三帝国的接班人,可被元首当面亲口承诺,还是让他感觉到浑身的舒爽。

  “尽一切的可能性,我要5000名新的飞行员!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在未来的一年内,我都要这些飞行员!”李乐拿出了自己的需求来,交给了在这方面非常熟练的戈林。

  第三帝国的空军,是在戈林的操持下起家的。戈林对如何训练飞行员,并且让他们保持良好的战斗力,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当听到元首并没有想要削弱空军的意思,甚至有想法让空军再扩大一倍还多的时候,戈林更加高兴起来。

  他一直没有把元首当成一个偶像来看待,因为他和元首之间是互相扶持着走到今天的。和已经死了的罗姆一样,他觉得自己和希特勒之间更多的是同事的关系,还有同志的情谊。

  所以他对元首谈不上什么惧怕,两个人之前的关系更多的是互相配合利用。所以李乐也没有什么办法一下子干掉这个拦路虎,只能选择忽悠他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齐柏林号航空母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转移到了海军手里面的。

  当然,李乐也没有打算把自己付出了惨重代价换来的齐柏林号航空母舰,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交给海军那些指挥官们。

  他需要的是一种交换,一种最符合他利益的交换。海军要想拿到这艘航空母舰,那么至少应该拿出一些有诚意的条件来,和李乐进行交换。

  比如说,生产更多更大更好的潜水艇!李乐当然知道德国的海军除了轰沉了胡德号的悲剧战舰卑斯麦号之外,几乎所有拿得出手的战绩都是由潜艇部队刷的。

  在这种情况下,更早的让潜艇部队进入状态,就能更早的让德国在海洋上拥有自己的优势。

  这种优势可不是无限延续下去的,在声呐系统的研发展开之后,在雷达的普及之后,潜艇的作用将被无限的缩小,邓尼茨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