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高攀不起
�原的茶叶销售。

  中原现在的茶叶销售这块,尤其是外贸茶叶这块,其实也是很复杂,甚至是充满垄断的。

  全国各地的茶产地的茶农们种茶,茶园有大有小,大茶园是大的茶农、豪强们经营的,成山连片,雇佣茶农甚至是买奴隶管理种植。

  然后便是茶贩,他们每到茶叶采摘季节,就会下到各个茶园去收茶,把鲜茶收购起来,这些茶贩们从茶园收鲜茶上来,运到一些初级茶叶市场上。

  这时就会有大一些的茶贩收茶,他们收茶后大部份会把茶再送到各个茶庄,也就是制茶坊去加工成毛茶。

  这些粗加工的毛茶会再被更大的茶商收购,一般都是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茶行,茶行把各地的茶逐渐的运输到全国的几大茶叶集散中心。

  这些茶叶市场极大,各地的茶叶深加工商人都会来这里采购茶叶,茶叶采购回去后会进行更精细的加工,尤其是外销茶,他们会根本目标市场、客户,加工茶叶,并完成包装。

  这些完成的茶叶,最后再送到外贸港口,卖给各大外贸的茶行,茶行负责寻找外商客户,或者自己找船运往外洋,还要负责报关、纳税等等。

  所以大唐茶叶市场如何很发达,种茶、收茶、贩茶、制茶、贸茶等都是分开的产业,中间环节很多,而且细分厉害。

  很少再有人能够做到产销一条龙全包,各个环节甚至都会行会、商会联合垄断控制,以争取定价权和划分渠道、市场等。

  这其实是市场化,规模化后的结果,属于优化结果。

  而相比之下,如今南洋地产盛产香料,甚至有不少香料只有南洋某些地方独产,但是南洋产香料,在这香料贸易中,所分到的份额和利益,却是极少的一部份。

  比如说丁香这种香料,仅在香料群岛的几个小岛上有产,过去都是一些干佗利或爪哇的商人划舟到岛上找土人收购,价格极低,一般都是拿些粮食或布匹、铁刀等一些手工商品交易。

  这些香料收购上来后,他们会在爪哇或干佗利的一些香料市场上出售,市场上的香料商人也只是再转贩。

  最后集中到几个大的贸易港中,出售给天竺或狮子国来的商人,又或是中原来的汉商,经过他们之手,这些丁香贩运到了中原大唐或是西方的天竺、波斯等地。

  然后阿拉伯商人会到天竺的沿海港口来购买丁香,再通过陆路或海运到波斯湾或阿拉伯半岛红海,通过骆驼穿越沙漠,运往地中海。

  也有些埃及商人会跑到红海北岸的也门一带的港口,从阿拉伯商人手里贩来丁香,再千里迢迢的运回埃及,在那里,突尼斯的商人穿越地中海前来埃及商人手中购买他们手中的丁香。

  于是小小的丁香,从南洋的香料群岛再到地中海沿岸的波斯罗马埃及等国,要经过好多次转手,中途水陆并行,还要被征上无数次税。

  在香料群岛上,土人采集野生的丁香,卖给收购的南洋商人,比粮食都卖的还便宜。但到了地中海,丁香却是香料里面增值最高的,在最贵的时候,要涨几千倍。

  而一路上收购的关税,也占到了最终货价的一半以上,甚至是三分之二,以及更多。

  秦琅现在联合这些南洋诸国,就是要把香料跟中原的茶叶贸易这样搞。

  首先就是禁止十国以外的商人来南洋十国境内直接采购香料原料,十国香料联盟统一制订一个香料原料的收购价格,定一个相对合理,能够维护香料产地利益的价格。

  比如说丁香这种东西,卖的比粮食还便宜,在地中海却卖的比黄金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