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
p;思考了一番,怎么说呢。

  如果按照夭夭的想法,夭夭肯定巴不得把这些人都拿去送死。

  但是他却不能这么做,明知让人去送死的事情,他身为国君,怎么可能这么做。

  更别说,既然西突厥都送去了,自己怎么也得出一点人意思意思吧。

  所以,最后李承乾还是先拒绝道:“如今西域才刚刚有了点太平,实在不宜再动刀兵,此事,使臣不必再说……”

  然后,便是让人把波斯使臣给请了下去。

  当然,在把人请下去后,李承乾还是问了问其他臣子的意见。

  臣子与他想法差不多,波斯太远,不好行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如今他们才刚刚征服西突厥,西突厥的势力都还没有完全消化,这时候再动刀兵,万一来个惨败,那他们在西域之前的仗就白打了。

  “臣以为,须等西域都安定下来,再言其他。”

  “臣附议。”

  李承乾也只是想了解他们的想法,在得知大多人也都是如此想之后,也就放心了。

  不过,倒不如说,让臣子意外的是,陛下竟然也知道,打仗太过于频繁其实是不好的。

  也就说,陛下自己心里也有数,只是……

  他以往都没有说出来而已。

  因而,群臣也是越发发现,陛下的心细。

  说到底,陛下还是十分爱护自己的子民的。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也有不少臣子认为,陛下颇有几分急功近利、穷兵黩武,然而,通过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明明这么好的机会,陛下却并没有冲动,足可见,陛下远没有一些人口中那么的不理智。

  其实此时朝中,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两年来的对外战争,北辰并没有损失多少,拢共加起来的损伤,估计都超不过一百人。

  轻伤可能会多一些,但是现如今,估计身上的疤痕都结痂脱落了。

  所以说,要说打的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是……

  如今李承乾也想慢下来,先把内部的问题先解决。

  比如说夭夭所说的这个募兵,至今,夭夭都还在写着方案。

  其实……

  募兵还真不是简简单单上嘴唇碰下嘴唇,这么一说,就能完成的事。

  夭夭必须要考虑到能够符合这个时代的背景。

  而且……

  也必须要考虑到一旦这个制度拿出来以后,会对之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而夭夭,则必须要避开这些不好的影响,然后,才好拿出来。

  其中……

  如今夭夭碰到的最难的一点便是,一旦把募兵制拿出来,那就必须要解决士兵的忠诚的问题。

  要知道在府兵制的情况下,士兵的忠诚几乎是不成问题的。

  因为府兵制是当兵的时候当兵,回家种地的时候就回家种地,将领都是从朝堂中,临时委任的。

  如此一来,也就不用怎么担心会有武官功高震主的情况。

  但募兵制却是不同,一般来说,将领会与士兵有十分长的一段相处、磨合的时间。

  这时候,就很容易导致士兵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