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围很广,有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识青年,有复原军人和干部,还有应届的高毕业生。

  下发的公告只有一份,从县里开完会回来的林大安当即又誊抄了一份,一份贴在大队部的门口,一份贴在村小学的布告栏上。

  这份公告一出,立即在上林村引起了轩然大波,不止如此,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都因这个消息陷入了癫狂,尤其是高考断后的那一辈人更是如此,很多知青看到了回城的希望,顿时喜极而泣。

  像是要弥补前面十年的知识缺失一样,一些无法通过关系回城的知青们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

  而在上林村,努力学习的却不止是渴盼着回城的知青们,还有这十年间由村小学培养出来的一批批的自己人。

  自从建立村小学后,上林村的孩子就都被家长送进了学校里学习,虽说有不少天分不足途辍学的,但也有不少人念到了高。

  在高考恢复后,上林村但凡有读过高的学生,不管是往届生还是正在读高三的应届生,都开始响应林大安这个大队长的号召,组建了学习小组,大家一起互帮互助。

  期间林沅还接到了大安叔打来的电话,得知他们那边十分缺学习资料,林沅就在新华书店抢购了七八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给他们寄过去。

  当然了,高考的恢复给上林村带来的也不全都是好事儿,像是过去十多年有不少知青跟村子里的人结合,如今因为高考,就闹出了不少的事儿。

  那些嫁给村里人或娶了村里姑娘的知青们为了高考,为了回城,已经不管不顾了。

  大家来的时候都是十六七岁,二十啷当的年轻人,现在变成了二十多乃至三十多岁的青年或年,年龄变了,心境也变了,渴望回城的心情却越来越迫切。

  当初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号召的时候,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但这些年的遭遇,使得理想和现实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巨大的落差,现在既然有机会离开,他们只想尽逃离这个埋葬了他们青春的地方。

  林沅虽然不在村里,但上辈子听过不少知青返城造成的悲剧,对接下来的发展猜也猜的到。

  虽然知道接下来会有很多家庭破碎,但林沅也只能当个冷眼旁观者,这么多知青和农村人的结合本就是特殊时代的产物,现在知青们迫切的想要回城,这是阻挡不住的时代洪流。

  便是已经三十岁的安丽丽,现在怀着八个多月的身孕,看着那些努力学习的知青们,也开始心思浮动。

  她倒是没想过要抛夫弃子,只是当初没高毕业就下了乡,现在虽然在县医院干的不错,但上大学的执念却一直在心里放不下,如今有了机会,即便她已经年纪不小了,还是忍不住对上大学生出渴望。

  然而孩子还得一个多月才能出生,等生完了还得坐月子,到她身体彻底恢复,高考都已经结束了,每每想到这个,安丽丽就心情郁卒。

  当林沅得知安丽丽因为无法参加高考而患上产前忧郁症时,不由无奈,或许是她这些年一切都太顺了,便是在这个特殊年代也没为上大学的事情困扰过,无法切身体会安丽丽对上大学有多么渴望执着。

  既然接到淑香婶子的求助电话,林沅便负责开导,劝了安丽丽几句,跟她保证以后高考会一直继续下去,便是这次考不成,还有下次机会。

  安丽丽是知道江老教授也参加了这次央关于高考恢复的讨论的,因此对于林沅的话十分信服,得了保证后,她心里的焦虑顿时减轻了不少。

  再加上家里的公婆也没阻止她不让她参加高考,只是让她先把孩子生下来,知道即便错过这次机会,还有下次,安丽丽便也放了心,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