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1
��要是和警察过不去那不是找死吗?”陈菊英神气的说,“现在这些街坊邻居的,谁不羡慕我有个听话孝顺的儿子啊,又有本事。”

  陈菊英是有神气的资本,儿子再武从小到大都很有主意,很少让父母操心。初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毕业考进了警校,因表现优异,毕业以后分配到了省公安厅,一帆风顺,心想事成,让父母脸上有光。

  陈菊英和很多市井的老太太们一样,喜欢攀比。年轻的时候,凭着纺织厂厂花的姿色嫁给了在机关工作的郝建国,那时候可都羡慕着她呢,结婚前几年,虽然也吵吵闹闹,但也还过得下去。后来的有一天,郝建国把一个小女孩领回家,她的好日子也到了头了。

  当时郝建国抱着一个3岁的女孩回家,跟她说,这是他的亲骨肉。陈菊英差点背过气去。这男人一有点钱和权就变了。陈菊英是死也不肯养一个野种在家的,除非她死。郝建国说,“孩子的妈已经得病死了,这毕竟是我的亲骨肉,你叫我怎么办?” 陈菊英是闹了闹了,打了打了,但是要她离婚,顶着离婚女人的身份生活,她也是不想的。后来也就那样将就下来了。但毕竟是个疙瘩,两夫妻后来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一直闹腾到前年,郝建国心脏病突发去世。

  陈菊英对再文一直是不冷不热的,她是个爱面子的人,怕街坊邻居说她虐待小女孩儿,所以也不会打骂她,而是用冷暴力,就是不搭理她,给吃给喝,其他的就懒得搭理了。再文在边缘夹缝中长大,倒也自得其乐。亲生母亲去世的时候她还太小,没什么印象,委屈难过偷偷喊妈的时候连个念想都没有。

  父亲郝建国工作忙,平时也不怎么管她,十天半月的,有时候想起来了就问一下她,通常就那几句话,问不问的意义不是很大。再文成长过程中真正起到重要作用的反而是再武。

  再文才来这个家的时候,再武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是一个瘦小的小男生。他放学回家的时候,经常看到再文坐在院子角落里的一个小板凳上,一坐好久,一动不动,也不讲话。小时候的再文出奇的安静,像一个小小的影子,总是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很久,没有朋友,没有漂亮衣服,没人和她讲话。

  再武可能从那个时候觉得再文很可怜吧,有时候放学,再武会在路边买一串糖葫芦或者一小包瓜子默默的递给再文。再文还太小,糖葫芦吃的好,但吃瓜子还有一些困难,再武经常看她瓜子壳和瓜子仁一起嚼,又皱着小脸使劲的咽下去,要多笨就有多笨。实在看不下去,他一把拿过瓜子来,一颗一颗的剥好,堆积在手掌心,然后再文像小狗一样伸长舌头舔食着他掌心的瓜子仁。痒痒的,甜甜的,这个画面一直深深刻在再武的脑海里,不管他以后遇到了多大的困难与屈辱,只要想到这个画面,嘴角都会微微的上扬。

  再文五岁的时候终于上了幼儿园,倒不是陈菊英不让她早上,而是没有幼儿园收,老师都说这孩子也太奇怪了,怎么这么安静,是一个奇怪的小孩子。后来大一些,再文渐渐活泼起来,话也慢慢多了起来。

  懂事以后的再文对家庭没什么抱怨。 陈菊英虽然不理她,但是没有少她吃喝,一直让她升学,这样就够了。太贪心了会被被雷劈的,你能指望一个女人对自己丈夫外遇的私生子多好吗?没毒打她已经很不错了,再问常常这样想。从小到大,再文都尽量避免麻烦到陈菊英,很多事情能将就就尽量的将就,反而有时候是再武看不下去了会跟陈菊英讲;“妈,给再文买双球鞋吧。”因为他看到再文的球鞋已经破到大脚趾冲出来老远了。

  “妈,给再文买条裤子吧”因为他发现再文已经将裤子的边角都放下来了,还是短了一截。

  再文的第一包卫生巾和第一件内衣是再武买给她的。那时候再武上了高三,零用钱也多了起来,他吃的很省,买了很多女生的小物件给再文。再文初中就开始住校,再武省下来的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