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32
  ,是早在一个星期前,唐浩天的秘书陆文成打电话通知的。

  在省直机关,都说陆文成是水泼不进的,方天舒却不这样认为,是人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都有七情六欲。虽然,陆文成为人迂阔,谨小慎微,对生活清心寡欲,且非常看重和满足今天的地位,从不谋求也不想谋求非分之福,是一个书生气比较浓的人,但只要功夫下到,同样会为我所用。他安排人经常盯着陆文成,看他有没有需要办的事情,鸡毛蒜皮的事陆文成也不会轻易麻烦人,再说,即使办了也落不下人情。二年后,机会终于等来了。

  陆文成唯一的弟弟陆文斌在老家师专即将毕业,面临着分配问题。陆文成父亲过世得早,是母亲把他们兄弟二人拉扯大的。母亲积劳成疾得了癌,临谢世的时候,一直拉着正上小学二年级弟弟的手,泪流不止,孝心很重的陆文成瞧出了母亲的心思,“扑通”一声跪在了病床前,眼圈通红,哽咽着说:“娘,您老人家尽管放心地走吧,我会把弟弟留在身边照顾好的……”母亲费力地点点头,把弟弟的手用尽最后的力气交到他的手里,这才闭上了眼睛。从此,他就暗暗发誓,不管自己吃多大的苦都无所谓,一定要让自小就可怜地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弟弟过上好日子。现在,要分配了,他当然希望把弟弟分到条件优越的省城,兑现自己在母亲临终前留下的诺言,以后有什么事,兄弟俩也好彼此有个照应。虽然,他处的这个特殊位置,在今日的权力场中,是足以呼风唤雨的。办这点小事,不应该成为问题。偏偏他不会运用手中的权力,以至于有人私下嘲笑他,说把如此重要的位置放给他,实在是可惜了。再加上,说书生气也好,清高也好,还是谨小慎微也好,陆文成除下来偶尔和社科院、省委发展研究中心几个性格相近的高级学究在一块儿聊聊天、下下棋外,绝少和外界接触。就是别人主动上门找他联络感情,也是一以贯之的“送礼不收,请吃不去,事情不办”的三不政策,拒人以千里之外。现在,轮到自己有事了,举目四顾茫然,不知道该找谁来帮忙,给唐浩天讲吧,又不愿给首长添麻烦,张不开口。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方天舒早悄没声地托“大分办”的主任把事情全给办好了—当然,他是不会傻到给“大分办”主任讲是陆文成的弟弟的。恐怕这样一来,事情没办,“大分办”主任兴许就会先打电话到陆文成那里报功,把人情给抢走的。档案接到团省委后,方天舒又把陆文斌安排到核心部门—委人事处干部科。做完这一切后,方天舒几次到省委办事碰见陆文成,从一句没提起过。团委历来是培养干部的摇篮,党和国家多少著名的领导人都是从这个“篮子”里摇出来的。现在的年轻人个个聪明绝顶,哪能悟不到这一层?当陆文斌欢天喜地地从学校回到家里感谢他这个有本事的好哥哥的时候,陆文成才知道。陆文成再不透,也毕竟是在官场的权力中心混的,立时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再加上,方天舒帮他的忙不要任何他的回报,甚至连说都不说,就更是感激加钦佩了。他当即打电话给方天舒表示感谢。方天舒却说:“哪里,老陆,我们可不是看你的面子,你老弟品学兼优,是我们好不容易挖来的人才,和你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一来,方天舒的人格品位在陆文成这个老实人的心里,一下子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再以后,陆文成于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唐浩天的垂询的时候,就把方天舒给推到了前面。由于是老实人,由于从不在他的面前徇私(陆文成在推荐方天舒的时候,也是出于真诚),使得一向对高干子女抱有谨慎态度的唐浩天,也开始慢慢改变印象,对方天舒愈发有了好感。今天这场汇报,也是陆文成促成的结果。评选十大杰出青年当然是一件大事,但在上连中央,下牵上亿人的省委书记的日程上,就并非是多了不得的事情了。为了使得唐浩天多注意到方天舒一些,在安排工作日程的时候,陆文成有意把“评选”的事列到重要的位置上,借以引起唐浩天的注意。终于,促成了方天舒这次汇报,使他多了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方天舒在接电话时,用随便的口气问道:“陆秘书,您看我汇报时该注意些什么?”

  欲望之门 第八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