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
  黎明前,天色昏暗,毛尸一蹦一跳的走在古驿道的石路上,虽经几百年风霜雨雪,古道仍完好无损,因其修建时采用了倒三角形的方法铺石,借助行人的踩踏,石块越踩越实,越踏越紧,所以保存至今。

  耶老望着苍翠的文公山,不由得叹息道:“老衲久居关外,听闻南宋理学家朱熹祖墓穴址择地颇为周折,毛尸哎,你能葬于此山之中,也是不容易啊。”

  毛尸闻言停下了脚步,疑惑着说道:“唧唧……文公祖墓如何费周折啦?”

  耶老清了清喉咙,然后回答说道:“老衲听吴楚山人说过,南宋朱熹曾祖墓下葬时,乃是一个叫做‘赖布衣’的风水师择的时辰,必要等到四种现象同时出现时方可下葬。”

  “唧唧……是什么?”毛尸感兴趣的问道。

  “一是鲤鱼上树,二是铁锅当帽,三是瓦片盛饭,四是葛藤束腰,那赖布衣告诉朱家人某日某时将棺木抬至墓穴旁边等待,族人们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做了。时辰接近午时许,见一位农夫手提两条鲤鱼来到路口茶亭旁边,随手将鱼挂于树上,自己则到凉亭内歇息喝茶,这就是鲤鱼上树。须臾,天阴落雨,一人头顶铁锅奔进凉亭,岂不是铁锅当帽了么?因天近中午,几名农妇提着瓦罐前去地里送饭,下雨路滑,一位农妇摔了一跤,送饭的瓦罐打破,腰带也因摔跤跌断了。那农妇心疼米饭,用瓦片将饭盛起,又随手折了葛藤当作腰带系于腰上。此刻族人方才恍然大悟,鲤鱼上树、铁锅当帽、瓦片盛饭、葛藤束腰,四种现象真的同时出现了,不由得连连称奇,于是连忙将棺木下葬于墓穴内,这才成就了一代大文豪朱熹。”耶老很满意自己有机会在毛尸面前炫耀一番。

  “唧唧……有意思。”毛尸抿嘴嘻嘻笑了,音质清脆甜美。

  “毛尸,你的墓地究竟在哪儿呢?”耶老也陪着干笑了几声,然后抓紧时机问道。

  “唧唧……就在这里。”毛尸手一指古驿道旁的一处山坳,那里背风向阳,赫然矗立着一个大坟包。

  耶老走近前细观,诧异道:“毛尸,你是哪一年死的?”

  “1966年,唧唧。”毛尸回答道。

  “那是十年前了,可这却是一座新坟啊……”耶老望着坟包上面的新土狐疑的说道。

  “唧唧唧……就是这里,没错。”毛尸肯定的说道。

  这是一座新坟,土包上面甚至才刚刚生出些青草来,耶老围着绕了一圈,也没找到墓碑,他挠了挠头皮,又接着问道:“怎么会没有墓碑呢?”

  毛尸嫣然一笑,解释道:“唧唧,唧唧……外姓人葬坟到文公山上,都是不立墓碑的,几百年了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远处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直奔他俩而来,毛尸害怕的闪身躲在了耶老的身后。

  “毛尸,你别怕,有我耶老在此,任何人休想伤害到你。”耶老张开双臂毅然的护住了毛尸。

  夜行人的衣袂声转瞬已至跟前,稀疏的星光下,站立着吴楚山人和不化骨茅一噬……

  “耶老,你让我们找的好苦。”吴楚山人气恼的说道。

  茅一噬走近前来,鼻子不住的翕动着,嘿嘿的开口道:“这具普通毛尸没什么道行,干脆剿灭算了。”

  “唧唧,我怕……”毛尸战战兢兢的后缩着。

  耶老胸脯一挺,高声叫道:“老衲绝不允许你们伤害毛尸!”

  “耶老,你自己这样随意乱跑,是很危险的。”吴楚山人责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