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只说儿子牺牲了,她有什么好高兴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她们也去牺牲一个去!这话就堵的那些人没话说,没人愿意儿子卖命的。

  李满芬叹气,有二儿子在,她每个月都能拿到钱,那不比这一次性拿的多,她还有一个没成家的小儿子呢。

  李满芬不是一个大奸大恶的人,她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女儿是赔钱货,是要嫁出去的,是别人家的,所以她一直不怎么重视她们,更看重自己的儿子。

  大儿子是以后一起生活养老的人,这个不用说,小儿子是年纪最小的老儿子,又贴心,嘴甜会说话,自然会把注意力放到他身上,那就只剩下间的这个上下不靠了。

  老二本身性子就比较闷,不怎么讨她喜欢,之后是给她长脸,去当兵了,但是在当兵之前,她给他看好的媳妇他不要,自己找了个媳妇回来,还说动了他爸,绕过她这个当妈的,这就导致她看自己二儿媳妇不太顺眼,现在二儿子去了,留下那信要分家,他这个做法实在让她委屈。

  她怎么了?

  不就是给了他媳妇一点排头吃吗?

  天下间哪个婆婆不是这样的,她没给吃没给穿?

  让她吃饱穿暖,也不打他,这已经很不错了,跟恶婆婆根本沾不到边,遗书上却直接写了分家,本来有几分难过现在也只剩下一两分了。

  这孩子就是跟她不贴心,不把她的脸面放在眼里!

  也好在,别人不知道她的想法,只以为她拉着脸、脾气不好是因为儿子走了,都体谅她,不然肯定会被人指指点点了。

  想着这些,看着病好后一门心思全部扑在新房那边的男人和儿子,对着老二媳妇不免多了几分怨怼,就连自己的亲孙子,在心里的地位都又往后退了一截。

  第6章 七十年代

  现在村里能够用砖瓦建房子的,还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泥砖房,用各种手法,把山上的黄泥砌成砖做成的房子,顶上根据条件的不同,分成铺瓦片、铺稻草两种。

  这种房子在斜风斜雨的时候比较容易被水打湿,漏水,每年都需要检修,砖瓦房就不同,一旦建成,十几年、几十年都不用再操什么心。

  现在是农闲时候,但是庄家人,哪里有真正农闲的时候,上午集体挣工分,下午有的下地,有的伺候自家的自留地,总有事情做。

  那些帮忙的,有的下午把农活干完再来帮忙,有的一吃过午饭就去忙活了。

  苏浅明就会带着苏仲一起过来,跟着张全、张根一起建房子。

  孙强从砖厂那里费了些人情订到了五千块砖,另外砖场还提供了一堆旧砖,就是之前别人用过的,拆回来一直没动,但还能用。

  五千块砖,这四房一厅,不够,加上这些旧青砖那就差不多了。

  这时候水泥还是个稀罕物,孙强费了不少功夫,才从别的地方匀出一点。

  苏茴看着房子一点点的建起来,心里也一点点的放松,一家五口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实在是受够了,加上这段时间,她因为初来乍到,除了必要之外,她不会说多余的话,也不会做多余的事儿,她一点点的回忆原生的生平,终于掌握得差不多了,要是有人问到些什么,她不至于还要临时再去搜索原身的记忆。

  如果她的神识没有受损就好了,以她筑基期的神识,彻底接收一个凡人的记忆,那有什么难度?

  可惜,她现在受了伤,身上什么都没有,她维持着现状都有些费力。

  她想要进去芥子空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