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只听见阵阵的丝竹声遥遥的传来,间或夹杂着几丝柔媚的笑声。

  常伴皇帝身边的大总管高博遥遥走来,走到距叶洵三尺开外的地方站定。

  大总管高博眯着一双阴翳的三角眼,拱手道:“叶尚书请回!皇上公务繁忙,有事明日早朝再议吧!”

  “劳烦公公再给禀报一声!本官真的有要事禀明皇上!”叶洵拧着眉说道。

  高博哼笑了一声,略微后退了一步:“叶尚书真是看得起杂家了!您是为了孤墨城流民的事来的吧?咱们皇上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陛下已经定下来的事哪是那么容易更改的!”

  说完不给叶洵插话的机会,又说了一句:“叶尚书请回吧!皇上吩咐过老奴,来求见的一律不见,杂家跟你说这么多耽误了许久,只怕陛下一会儿要发脾气的,杂家该回去了!”说着一甩臂弯处搭着的佛尘转身迈向殿内。

  “嘎!”的一声,殿门重新关闭。

  望着厚重的殿门关闭,一切声音都被重重的殿门所阻碍,叶洵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悲凉。为自己、为孤墨城的百姓、更为这天下苍生!

  接下来几天早朝都是明争暗斗的,以大将军段云为首的一帮武将们想要派兵,以丞相李宏远为首的一帮文臣们都说风平浪的没必要。

  重提孤墨城的臣子都被皇帝呵斥了,最严重的莫过于大理寺卿杨玉昆,被以朝堂上言辞激烈的罪名罚站在正殿外。

  正五品官员被罚站而且还是在正殿外,这可是从大耀国开国一百多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

  一时间满朝文武皆是议论纷纷,皇上的这一步棋真可谓是杀鸡儆猴。

  从亥时开始将军府的府门不断被敲响,兵部尚书叶洵,礼部尚书张斯远,大理寺卿杨玉昆,兵部侍郎赵赫,礼部侍郎梁礼延等陆续来访。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夜。

  原因只有一个,众人都听说了日暮时分,抵达京城的孤墨城求援八百里加急,被拒之于宫门外。纷纷前来将军府商议对策。

  众人最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少流民都是官兵伪装的,云帆国还在边境集结了八万大军,其目的不言而喻。

  寅时已过,商讨了一夜的一干人等在将军府用过早膳,纷纷出门去上早朝。

  几人早早的赶到太极殿外,片刻后群臣们陆续来到,三五一队的都在小声交谈着。

  卯正二刻,钟鼓楼敲响钟声,大臣们立刻排好队伍,整理衣冠,手持朝笏,殿门开启,群臣鱼贯而入。

  “皇上驾到!”大太监高博的声音高高的在大殿内响。

  “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儿们平身吧!众爱卿免礼平身!”头戴冠冕的皇帝睨了一眼侍立在侧的高博。

  只听高博阴阳顿挫的唱喊着:“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昨夜商议了一宿的几人互相递了个眼神,只见兵部侍郎赵赫率先迈步出列。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高博略微抬头看了一样皇上,见皇上点点头才高喊到“准奏!”

  “陛下,臣请旨即刻出兵云帆国!昨日里周都尉连夜派人送来的八百里加急,信里说涌入我国境内的不少流民都是敌国官兵伪装的,这些官兵都是来我国刺探军情的,边境也集结了八万大军,形势十分危急!”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