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朽的书(5)
�可实际上它们也是一些由许多纸页粘贴起来的长条。”

  那个时候,我们俄国所使用的纸主要是从荷兰进口的。1716年,彼得一世下令在杜泽尔戈夫附近建造纸磨坊,1720年又下令在伽列尔宫附近建起了第二座纸磨坊。

  这些纸磨坊造出来的纸,光靠水印就能够辨认出来,因为上面都有很明显的圣彼得堡的锚形市徽。敕令曾经宣布过,纸张要在海军部出售,还必须要擂鼓公告。

  从印刷所印出来送到书店里的书,一年多过一年。后来,看起来破布已经不够供给全部的造纸需求量了。显而易见,这时必须要另找其他的造纸原料了。经过很多次的实验,人们终于发现原来木材也可以造纸。

  现如今,只有最高级的纸才是用破布造的。而用来写字的纸、报纸以及包东西的纸,都是用木材制造的。

  从外表上来看,纸一点儿也不像破布和木材。然而,其实它们之间确实有非常相像的地方。把一根火柴折断,或者是从一块破布中间抽出一条纱来,仔细地观察一番,你就能够发现,它们都是由极细的纤维组成的。而纸也是由这样的纤维构成的。只要从整页的纸张上扯下来一块,对着亮光看一看它的边缘,你就会相信了。

  造纸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把破布或者木材捣碎,使其分离成极细的纤维,除去其中的松脂、杂质和尘埃,然后再将其摊成又匀又薄的一层——这就是一张纸。

  可是,纸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这个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比如,一件衬衫穿了很多年,已经变得破破烂烂的了,于是它就与其他破烂儿一起被扔到了垃圾堆里。一个人把这些破布全都拣了出来,分成了几类:棉布放在一起,印花布放在一起,麻布又放在一起。最后,他把这件破衬衫也装进了袋子里,并且送到了工厂。

  在工厂进行加工的时候,这些破布先得倒进蒸汽锅中,用蒸汽蒸一遍,以此来杀灭各种病菌,因为这些被送到工厂来的破布都是从污水沟、医院和垃圾箱等处拣来的。

  在此之后,先要把破布弄干,把里面含有的灰尘除去。工厂里有一种机器是专门来干这个活儿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它可以弄干净几百普特的破布。如果用手拿着棒子来敲打这些破布,那不知道要扬起多么大的灰尘呢!

  干干净净的破布头终于被送进了切布机。不一会儿的工夫,破布就不再是大块的了,它们全部被切成了小碎片。

  现在,让我们来介绍一下除去破布中一切杂质的方法。工厂里做这项工作的是一个大锅子,而碎布就放在这个锅里,与碱水或者石灰水一起煮沸。煮过的碎布变成了白色,之后就被放进另外一种特别的机器里磨成纸浆。

  如此一来,前半部分的工序就算完成了——破布已经变成了一种含有极细纤维的纸浆。

  剩下的就是最困难的一步了——把纸浆制成纸。这项工作是由巨大的造纸机器完成的。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架机器,而是联合在一起的一系列机器。纸浆从这一头被倒进去,现成的纸就从另一头出来了。

  首先,纸浆流进了沉沙槽——一个底部有粗筛子的箱子。当纸浆通过沉沙槽的时候,以前有可能落到浆里的沙子就会全部沉到箱底。

  接下来,纸浆会流进过滤器——一个有孔的鼓筒,而且在不停地振动着。纸浆里的凝结物和硬块会留在鼓筒里,而洁净的纸浆就从孔里流到了另一架机器的网上。

  看到这张网,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中国造纸作坊里用的抄纸帘。不过,这张网不是用手摇的,而是绷在两个滚筒上,就好像传动皮带一样,它会不停地绕着滚筒转动,从而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