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部分阅读
��只有短短的一年多,但毕竟能力不错。一年多来,把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县搞的有声有色,经济产值翻了一番;当地的百姓对新来的县委书记真就是赞不绝口。

  最难能可贵的是,张鑫铭今年只有28岁;在这样的一个年龄就当上县委第一书记,这在中国也是屈指可数的。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李雪萍,就是刚才打电话来的那位李副市长。

  李雪萍,33岁,现任湖北省、宾阳市组织部部长、兼副市长,也是宾阳市最年轻的一位高级干部。

  尽管同张鑫铭一样,年纪不大就担任了政府的高级要职;但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两人的从政背景不一样:张鑫铭从小就没有了双亲,父母在文革开始阶段的1968年就被迫害致死了,据说当时定的罪名是‘通敌卖国’;其实关键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在美国定居的华侨祖父。

  本来这件事从文革开始就一直被隐瞒着,但后来不知怎么的被捅了出去。当时告密的是两个18岁的女红卫兵造反派,而且都还是张鑫铭父母的同学。

  事情是这样的:这两个女人和张鑫铭的父母都是高中同学,四个人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好;而且这两个女人和张鑫铭的母亲一样也非常漂亮,且三人不约而同的都爱上了张鑫铭的父亲。

  但由于张鑫铭的母亲不仅美丽动人,而且温柔贤惠,最终赢得了张鑫铭父亲的心,成为了张鑫铭父亲的合法妻子。

  本来一切都应该就此平静。但女人的嫉妒,总是那样的令人畏惧。

  文革开始后,出于对张鑫铭父亲的报复,这两个女人竟然串通起来,一起陷害张鑫铭的父亲,说他经常给美国的父亲写信,诋毁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在那种年代下,张鑫铭的家庭又的确有这样的海外关系。霎时间,一阵乌云笼罩在他家的周围。

  不久这件事又被捅到了中央,传到了的耳朵里。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提起,那真是一个令人感到恐惧的女人。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决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叙说的完的。

  的一句话,批示:“对潜伏在无产阶级群众中的资本主义特务,必须坚决的予以铲除,决不姑息。”

  就这样,张鑫铭的父亲被关进了水牢,母亲也被下放到边疆劳动改造。

  说起张鑫铭的祖父,在湖北本是享誉一方的大资本家,其生意表面上主要经营码头运输和药品,但实际上暗地里经营军火。1949年渡江战役打响之前,他的祖父携款去了香港、后又去了美国定居。

  而他的祖母当时则是地下党住湖北省的联络站站长,主要负责情报的收集和交通员联络工作。

  在这样一个资本主义背景的大家庭中,有这样的进步女性充当这样的角色,这在当时并不少见;毕竟当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新中国的爱国青年又何止几人呢?尽管他的祖母非常爱自己的丈夫,但在这风雨来临前的关键时刻,她还是毅然决定带着儿子留在了湖北,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解放后,1960年,张鑫铭的祖母患癌症去世。之前她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爱人。

  1967年,她的儿子,就是张鑫铭的父亲,因为有海外关系而遭人陷害,被关进了大牢之后不久,便死在了狱中。母亲生下他后没多久,将出生只有六个月的张鑫铭托付给她家的佣人王姐,就被下放去了边疆;由于边疆生活艰苦,不久张鑫铭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

  成了孤儿的张鑫铭从小是由他家的佣人王阿姨带大的。

  1985年政府给他家平了反,并返还了他家祖上的留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