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西医的仪器制成了
�想要不真得开一家玻璃厂,专门生产眼镜的。还有汽车的后视镜等等,其实可以把后视镜安在马车上,这样驾车的人也能看到后面。不过这马车还得再改进改进,最好能改成向西方古代的那**车就更好了。想到这。忆菱画了一副西方马车的图纸,让刘管家去找人打造出来,正想着要怎么才能把这辆马车让所有人都知道时,她突然想起今早收到一张请帖,是长公主发的,邀请贞淑夫人五天后过府赏花。要不那天就坐着这辆马车去?嗯,就这么决定了。

  “杨妈妈,你让刘管家拿着这张图纸,把上面的马车打造出来。”忆菱道。

  “遵命,夫人。”杨妈妈接过图纸一看,说了一句:“夫人,奴婢有一个建议。”

  “喔,是什么,说来听听。”忆菱很好奇杨妈妈的话。

  “夫人,既然您有那么多的新鲜玩意儿,不如咱们自己建一作坊,自己生产自己销售,怎样。这样也好过让外人知道了。咱们自己的作坊,建成后自己设计自己用。然后再对外销售。这样一举两得,不是更好吗?”杨妈妈提议道。其实这话憋在她心里很久了,在她看来,夫人经历过那么多个地方,见识肯定要比京中只在家中呆过的闺女少妇强,既然如此,那夫人脑子里的创意可不能白白便宜别人,之前不出手是因为刚到京城,人生路不熟,可现在夫人已经在皇上和皇族宗室里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了,现在脚步迈开都没问题。所以她才会这么建议夫人。

  听了杨妈妈的话,忆菱陷入沉思......一看到夫人这个标志性动作,杨妈妈马上走出房间,在门口守着。忆菱想,杨妈妈这么说也对,毕竟她的密室里还有很多东西还待她‘发明’出来,要是没有作坊,总是叫外人做,久了人家也会觉得奇怪,认为贞淑夫人是不是傻子,有好东西不会自己留着,怎么老是叫外人做呢?既然如此,那干脆做大它,开一家作坊和一家珠宝店,把密室里那些中低档的珠宝都销售出去,借此机会,忆菱打算把前世著名的几家珠宝店的名贵珠宝也给制作出来。

  不过珠宝店的匠人们可得小心挑选,可不能让本土的珠宝世家混人进来。不过这些都不是忆菱该关心的,挑人的事她全权交给杨妈妈和李妈妈她们去办。

  于是,忆菱让杨妈妈李妈妈重新进来,“杨妈妈,李妈妈,我决定了,再开一家作坊和一家珠宝店,我们这家珠宝店的对象都是中低层人士,你看一下这些设计。”忆菱边说边把几副手绘的珠宝样式拿给她们看。杨妈妈她们接过来一看,果然,这些一珠宝还真是低了一个档次,只适合中低人士佩戴,不过这样也好,以后夫人的珠宝就不需要再叫外人做了,有自家的珠宝店还是挺方便的。

  说办就办,杨妈妈和李妈妈领命出去办作坊和珠宝店的事儿,刘管家则负责办玻璃厂。不过因为有之前那些家丁家将们出去寻找青霉素的事儿,因此刘管家他们再出去办别的什么事儿也不会引起注意,毕竟这里是天子脚下,要是过多地、明目张胆地关注贞淑夫人的话,是会引起皇城中心那个人的反感和猜疑的。因此各世家也只是悄悄地着人打听,后来听说是为置办家业,他们的兴趣也少了一些。不这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忆菱的警惕,以后让人出去办什么事儿,要多加小心,多涨一个心眼,可别让人给阴了。

  就在忆菱的府上开始忙碌的时候,在京城靠北的地方开始下起了雨,起初大伙都没怎么在意,毕竟春季到来,有雨水是正常的,可这雨接连下了七八天还不见晴,并且还有越下越猛的趋势。这会儿大伙开始怀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北部城镇的城守一连六道上书给圣上,请求圣上的对策。因为马上就要春耕了,可老天爷一直在下雨,田地都被雨水淹了,无法播种下去。

  皇上也专门为了此事在朝会上讲,钦天监的人也表示此现象实属罕见,以前从未有过。就在皇上和朝中大众议论纷纷时,忆菱订的仪器终于做好了。黄家坊的掌柜亲自送到贞淑夫人的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