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章 活得不耐烦的李大户
/>   今年收成还凑合,打的麦子交租后也就将够吃饭。可是这几年连年举债过日子,债主们催得紧,他四处借钱也没人愿意再借他。

  农村有句话叫救急不救穷。救人一时可以,谁能救人一世?

  杨九的穷是根正苗红,从爷爷那一代就一无所有了。到杨九父亲这一代,为给儿子娶亲又借了一笔债,结果父母早亡,这债又落到杨九头上。

  卖了祖宅和仅剩的三亩地,就是真正的赤贫了。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杨九二叔也算为他家打算,希望杨淩学点儿武艺,将来有个出路,用杨九一家给他家扛二年长工的代价,出了十两银子,把杨淩送到大通寺。

  真说起来,杨九一家也就那二年吃的是饱饭,说不上二叔就盘剥了他。

  这两年晋省破产农民越来越多,背井离乡走西口的越来越多。

  走西口后世评价是促进了草原的经济和文化繁荣,带动了北部地区的发展。实际上走西口的人能在草原上活下来的十之一二,不到实在活不起的时候,谁也不愿意走这条绝路。

  今年杨家想活下去,卖女儿就成了唯一一条路。

  可是有几个愿意买能吃不能干的丫头的呢?李大户出六两银子真就是天价了。

  人穷志短,也怪不得杨九夫妇见钱眼开。

  哪曾想天可怜见,杨淩回来了,带着一笔横财回来了。

  杨九本打算找个场面人去李大户家说合,把这个契约退了,哪曾想李大户直接动了手。

  人们都围上来打听细情,杨淩不耐烦听什么细情,早丢下麦把子,撒腿就往李家庄跑,顾小三也赶紧跟了上去。

  杨九“诶诶”了几声,想说什么,杨淩早跑没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