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再遇
  船到了码头,便看到皮肤黝黑的汉子们在码头上喊着号子、装卸着货物,南来北往的商客互相和熟人打着招呼,探讨着哪家生意好做,哪里又盛产什么货物,一些面熟的船家也互相寒暄着,讨论着这九曲十八弯,好不热闹。

  小船慢慢向岸边靠拢,星河早已耐不住性子,脚尖一点水面,第一个跃上了岸,岸上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不知谁叫了一声:“好身手!”众人纷纷鼓掌喝彩。

  也不知哪家小姐的手帕被风一吹,竟然飘到了星河脚下,星河低头看了看手帕,又看了看船上哈哈大笑的李温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踌躇了两步,一个纵身跃上码头高高低低的的桅杆,几个纵身,消失不见。

  不知谁家的小姐,羞红了脸,绢帕也不要了,掩着面跑了开去。

  等船靠稳岸,众人纷纷抢着上岸,活动活动筋骨,这些日子在船上一路颠簸,可是体会到了什么叫漂泊无根。百晓生走下船来,苍白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丝丝红润。

  李温侯和百晓生站在岸边,欣赏着草长莺飞的扬州美景。百晓生一鞠躬:“李兄,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客气了。”李温侯摆了摆手。

  “哈哈,如此那便武林大会再见李兄了,我百晓门在扬州有处密宅,我先暂居养伤,上次大意了,这次定不被人察觉。”

  “哈哈,既然你如此笃定我会参加这武林大会,那我们就到时再见了。”李温侯无奈苦笑,不知道百晓生为何一直笃定,李温侯会来参加这比武。

  其实以百晓生的消息灵通的手段,早就知道了南庄丹阳子为何会如此大度为星河锻体再造。

  这话要从头说起,这大梁三百余年,甚至前朝之时,江湖各派,除非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否则是不会大动干戈,倾尽门派之力的。

  尤其是这十年一度的武林大会,说破天也就是中原各派的一个比试,打斗之中难免互有损伤,各派也都只派年轻弟子参加。一来,年轻弟子是各门派未来的基石,能代表着门派发展的方向。二来,门派的综合实力在各门派的弟子训练中,能得到最直接的体现。三来,即便年轻弟子有损失,各门派也能接受,双方长辈互相拜个山门,日后还能往来。

  而各门派实力最高的老怪们,大都闭关修炼,以期突破,这种寻常事务,是无心参与的。而门派的掌门、长老一般负责着门派的运转,也是不容有失,因此,武林天榜、地榜都是几十年一动,也不是根据比武,而是根据估计的江湖实力做了一个大致的排名。

  只有这十年一度的武林风云榜,因年轻人争强好胜,渐渐成了武林一大盛事,每次还未开始,沿途前往的人就络绎不绝,比武的地点就在渭水之畔,长安城东,华山之巅。

  比武的时间就在秋天,深秋时节,天高气清,万物肃杀,正适合天下英雄齐聚,武林豪杰争雄。

  正所谓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李温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成人礼之后,第一个秋天竟然是在长安度过,当然,这是后话。

  百晓生赠与了李温侯一块玉简,若是日后找他,之需佩戴此玉简于闹市之中,门人若是看到,自会联系。

  别过百晓生后,李温侯也不知星河去了哪里,在码头被姑娘“调戏”后,这小子面皮薄,不知躲到哪里散心去了,李温侯也不去管他,独自悠哉悠哉的在城里闲逛。

  逛了半日,忽觉得肚子饿了,便顺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知不觉来到了西湖边上,接天的莲叶碧玉葱郁,盛开的荷花鲜红欲滴,几个亭台楼阁绵延相接,飞檐画角,蔚为壮观,伫立在烟波缥缈的西子湖畔,景色秀丽,一定是扬州城中文人骚客登高饮酒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