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藏金
��两岸的泗水桥上冲过,又分数股,一去东门宗鲁门,一去南门延薫门,一去西门望京门,一去北门镇岱门。

  为首骑士则驻马泗水桥边,身旁一队人不动,作为驻队,戒备与增援的作用。

  不知过了多久,有骑士来报:“夫人,城内城外,没有一个活人。”

  为首骑士道:“刘致卿,你带人去禀报相公,余者随我进城,勘查扎营之地,水源水井。”

  近午,又是如雷的马蹄声响起,一群群延绵不断的骑兵奔涌而来,这些骑士,个个罩着深红sè的羊毛围领斗篷,一sè银白的铁盔铁甲,宛若向前移动的钢铁洪流,却是杨河领军到了。

  昨天下午大军到达了邹县,歇息一晚,近午时,就到了兖州府城。

  此行顺利,没有士兵掉队,仅有几匹马骡生病罢了。

  钱三娘骑兵队已经哨探过兖州内外,还勘探了水源水井,扎营之所,她向杨河禀报邀功,杨河嘉许了她几句,在众将簇拥下,策马到泗水桥边眺望。

  此桥为明时官马大道要冲,入兖州必经,万历三十二年动工,五年后完工,全长一百多米,宽八米多,全部用大石砌成,有十五孔,琢镂jīng细,为兖州十景之一。后世这桥依然存在,称为泗河南大桥,策马桥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对面雄伟壮观的兖州府城城墙。

  眼前巨城长十四里又二百步,城墙高厚,外砌青砖,四门皆有瓮城,可谓固若金汤。

  但就这样雄伟巨城被清兵攻破了,传说兖州陷落有内jiān出卖的原因,“有副将刘某为内应,城遂陷”,兖州民间也流传着“花马牛卖城”的故事。

  策马桥上,可以看到南部城墙大部分,东面城墙一部分,此时南门皆毁,外间的关厢房屋全部被烧。东门那边也一样,城外民房棼毁殆尽,四野安静,一片死气。

  杨河叹了口气,进入山东各城后,就没有看到一个活人。

  他吩咐属下:“接管城防与四门,一总驻东门,戒备宗鲁门一片。二总驻南门,戒备延薫门一片。三总驻西门,戒备望京门一片。四总驻北门,戒备镇岱门一片。余者随我进王城扎营。”

  杨大臣,韩大侠等人互视一眼,抱拳喝道:“是,相公!”

  当下蹄声杂沓,众骑一总一总从泗水桥过,在骑兵队指引下,转向各自的扎营之所。

  杨河也从南门延薫门进入御街,从这里可以直达王城的萧墙大门口。

  城南为居民区,三纵三横的街道,由于是新扩的兖州城区,低洼地较多,水塘湖泊星罗棋布。

  进入城内,就见满目疮痍,塘湖并街路尸骸若山颠,到处是扑倒的死难者尸体,房屋成片的倒塌烧毁,有些至今余烬未灭,空气中蔓延着难以形容的焦糊味与臭味。

  所行将士都是看得目眦欲裂,深深的愤恨,杨河咬了咬牙,一路行来,诸城皆毁,百姓屋舍成灰烬尸骨。只可惜此行时间有限,不能收敛死难者尸体。寒冬腊月,掩埋尸骨也非常困难。死的人太多,更埋不过来。只能待清兵退后,由当地的官员收敛。

  很快到了府河,这是原本的南护城河,鲁王朱檀就封时扩建兖州城,将原本的南墙向南移二里三十丈,护城河就成了穿城而过的府城河,又称“御河”。

  府河上有中御桥、东御桥、西御桥等十二座古桥,往日这里商家鳞次栉比,茶楼酒肆、银楼钱庄、日用百货应有尽有,特别中御桥一片为兖州城最繁华的地方,此时皆成灰烬瓦砾。

  众人从中御桥上过,这里有八柱牌楼一座,名“敕褒仁孝坊”,已经倒塌,历史上此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