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童
/>   本年五月,河南土寇袁时中还聚众二十万犯凤泗,虽被总督朱大典击败,但各县小股残贼不计其数,江北之地,为贼糜烂久矣,非是安生之所。

  有传言闯贼将东进攻打凤阳府,亦畏横行于凤、庐二府的革左诸贼,最后家人决定前往淮安府。

  明中叶黄河全流夺淮,淮安府水患愈演愈烈,鱼米之乡盛景不再,加之黄河泛滥,很多地方土壤贫瘠,成了有名的恶水之乡,盗贼辈出,乞丐云集。

  不过面对流贼的生命威胁,相对安定的淮安府对杨家人来说却不亚于天堂之地,杨父有一同年在淮安府衙担任经历司经历,便考虑前往投奔,举家投靠。

  这个身体其实是不赞成出走的,他觉得自己中了生员,又是知县的弟子,当留下来一起守御乡梓,而且现在到处兵荒马乱,冒然出走外乡,不见得就是好事。

  但他被父亲严厉喝斥,说他只是生员,不是官员,守什么土?

  最后父命难违,家人匆匆准备后就随同逃亡大军离开了鹿邑县城。

  然后……

  这天下到处都是匪贼,但遇上小股匪徒还好,逃难的杨家各人族人亲戚数十人,男丁十几个,个个都会操习弓马,小股匪徒并不惧怕。而且逃亡路上闻听傅宗龙虽被俘死,但闯贼大队人马也往南阳府方向去了。

  所以走到亳州后,二伯便想改道永城,去把自己女儿女婿一家接走,众人商议后也觉得现在形式还好,就赞同了二伯的意见。

  最后走到濉溪集的时候,就遇到徐州贼程继孔、王道善、张方造的大队人马。

  “……自贼乱来,杀人不可胜计,辐辏尽成荒芜,吾上不能报家国,下不能护乡梓父母,愧为人子矣。”

  惨烈的一幕每每在吞噬他的心灵,潮水般的贼寇,男丁拼死抵挡,女子为免遭贼子凌辱,最后都用随身刀具自尽。

  为保护自己突出重围,父亲、大伯、二伯、堂兄弟们拼命战斗,只有自己捆上弟弟妹妹,在书童杨大臣拼死保护下,最后侥幸杀出重围,余者皆战死。

  事后自己与书童杨大臣去当地寻找,现场一片狼藉,亲人们的遗体个个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痛哭,火一样的愤怒,海一样的仇恨烙在心中,然祸不单行,在埋葬完亲人们的尸体不久,又遭遇了当时匪徒中的一股,一番激战后,与书童杨大臣又失散了。

  心灵深处又被深深划上一刀,一连串的打击与折磨下,使得这个身体心力交瘁,全靠一股毅力支撑。

  待逃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后,却终于不支倒下,让自己这个后世的灵魂占据了身体。

  只是,原来那个灵魂执念极深,身体中残留的意识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影响着他,最后都让自己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吾有愧也……”

  杨河只觉一阵阵眩晕,忽然他听到一阵“哥哥……哥哥……”的声音。

  杨河猛然惊醒,原来自己头痛之余,不知不觉睡着了,然后他听到弟弟妹妹的呼唤声,还有陶罐中水沸滚的声音。

  “哥哥,是大臣哥哥……”

  “什么?”

  “瑛儿听到大臣哥哥的声音。”

  杨河凝神细听,果然外面隐隐约约传来声音:“少爷,少爷……”

  “大臣……”

  杨河大喜,连忙冲出苇屋,弟弟妹妹也欢声跟了出来,“大臣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