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攻打袁术
�,袁术兵马外调,但不代表他没有留下后手,不知道大公子可曾想过,若是袁术与境内伏留一支奇兵,居中救应五路,那这支深入的孤军又该如何?”

  曹操闻言亦是徐徐张开双目,转头看向曹昂,曹昂目视着曹操和程昱迫问的眼神,半晌方轻轻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众人闻言不由晒然,有些城府较浅的武将不由低笑出声来。曹操闻言亦是轻叹口气道:“子修,兵家大事岂能儿戏,你的想法虽好,但是差在稳健。”

  曹昂闻言急道:“父亲,中原自经黄巾战乱后,虽经父亲屯田改制,但粮草一向难敷,淮南富庶,若得此地,则我军便有一块充足的垦田养粮之所了。一旦等到袁术焚谷烧粮,则我军纵是破袁,数年之内,淮南粮地也不能为我军所用,父亲!除了袁术,我军日后面对的敌人还有很多啊!”

  历史上的曹操在平定冀,青,并,幽四州之前,粮草确实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在官渡之战时,甚至已经到了影响全局生死的境地,若不是许攸倒戈献策,只怕曹军尚不需袁绍动手,就不战自败了。若是能得到未经袁术败坏的江淮,日后中原军的粮草便可充盈无忧。曹操闻言至此,不由顿时心动。

  “主公,程昱以为不妥。”见曹操意动,程昱不由急忙出班反对,“此事关乎重大,我以为谈论这些远事尚还不到时机。”

  “父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事关系重大,还请父亲三思!”曹昂也急了。这些人不知道日后对战袁绍之时的困境,才会这么说。毕竟历史已经稍稍的脱离了一点点轨迹,曹昂可不敢把自己的生死全赌在历史上面。万一到时许攸一个想开了,没来投降,或是袁绍一时兴起,没将粮草屯在乌巢,那他找谁说理去?况且,在许都时,郭嘉便让他此次寻机立功,曹昂在思来想去之下,唯有在这件事情上做点文章了。

  “奉孝之意若何?”关键时刻,曹操只是轻轻的转首,一脸淡然平静的看着那面亦是一脸沉思之色的郭嘉。

  只见郭嘉轻轻的眯着眉头,睿智的双目飘忽不定,在微思半晌之后,方听郭嘉轻轻的细细言道:“正如公子所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曹操在听闻郭嘉之言后,半晌终于轻轻的点了点头道:“好,既如此,便依子修所言。”

  曹昂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接着轻轻的舒缓了一口气,此时,只听郭嘉继续言道:“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这奇袭军的首领需得派遣一位经验老道,能征善战的将军。此人须得不但深通兵法,还要善使奇袭之术。”

  听闻郭嘉直言,便见帐中诸将一个个摩拳擦掌,似是都要争取此功。曹操闻言亦是道:“不错,分兵将领孤必须好好斟酌。”

  郭嘉笑道:“依郭嘉之见,此事非得夏侯渊将军不可。”夏侯渊善于急袭,在曹军中以作速用兵得名。曹操闻言后,不住点头道:“奉孝之言甚善!”

  曹昂身为夏侯渊副将,自是须得领军从征。他知道郭嘉又是在无形中帮了自己一把,希望自己立功,心中不由对这位尽心为曹氏谋划的智者暗暗感激。并在心中筹谋,此次一定能够要想办法立下功劳。

  万事既定,在又商讨了一些关于奇袭的细节后,曹操便宣布散帐,但却是独独留下了曹昂。

  看着一脸疑惑的曹昂,曹操沉默半晌接着方道:“兵者凶器也,但用兵者岂无不冒险之理,既然你心意已决,孤便期待你的表现,万事须得小心而行,行军不懂的难事多向妙才询问。”

  曹昂轻轻的点了点,拱手说道:“父亲放心,孩儿定然不辜负父亲厚望!”曹操欣然的额了额首道:“万事小心,切不可只顾冲锋,要多思良谋。”曹昂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半晌后,父子俩相视而笑。

  淮南,寿春——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