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抵达兰若寺
央求程诺在此留下记号,看得出来,这丫头对祝英台确实是忠心。其实不用她说,程诺也会这么干…万一这次回去的方式是扒开梁山伯的坟原路返回呢。

  这地方变动不小,没有墓碑,原本应该隆起的坟头也变成了平地,没有记号还真不行。

  十里路,一半平地、一半山路,程诺走的是真不容易。等赶到兰若寺时,程诺差点就累趴下…祝英台再轻盈也比一袋米要重。抗一袋大米走十里路,一般人真没这个体力。

  幸好这一路上不寂寞,虽然小丫鬟口风颇紧,对祝英台与梁山伯的事讲的不多,但架不住身边还有一个好奇心爆表的安妮,一路走一路问,程诺把自己知道的梁祝故事,再结合管家和小丫鬟说的,居然拓展出了一个听上去挺丰满的故事。

  要说我大天朝流传的这些故事比什么白雪公主、睡美人之类的强了不知多少倍,听得安妮如痴如醉。连带看着祝英台的目光都变得越来越柔和,并带着明显的同情与佩服。

  “比罗密欧和朱丽叶还感人。”这是安妮的评价。

  人的眼神很难作假,而且也很传神,别看小丫鬟与安妮语言不通,靠眼神交流几次倒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态,相处还挺融洽。

  程诺也知道了小丫鬟的名字,这万恶的旧社会,当丫鬟的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就叫什么小灵子。

  程诺顺带脚地也询问了一下当今所在的年代,好吧,小丫鬟说了一个自己没有什么印象的年号,再往深问,小丫鬟也不知道。

  反正问到最后,程诺除了知道北方有胡人之外,更多的消息也没打听出来。

  原谅程诺吧,他的历史早就还给政治老师了,不了解梁祝的背景很正常。

  其实程诺对历史也真不太关心,因为这里毕竟是电影世界,谁知道它被改编成什么样了?说不定你真要按历史去找应对之策,反而会上了当。

  更何况,这里还是后梁祝时代,该死的没死,该化蝶的没化蝶,谁知道后面是怎么安排的…说起来,这已经完全超出了编剧的大纲。

  严格意义上讲,现在已经属于电影空间的自动补全部分。历史的用处不大,全看系统自己的喜好。

  小丫鬟对兰若寺还挺熟,敲开山门直接找到管家口中的住持,也就是澄信大师提出了要求。立刻得到了很妥善的安排。

  四个人安排了三间外厢房,程诺一间、安妮一间、祝英台和小丫鬟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