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

  王映淮点点头,轻声劝道:“殿下总在臣妾苑中过夜,臣妾感戴之至,可是,别家美人之处,殿下也当多多照应一些才好。众家姐妹无不殷殷翘首、期盼殿下临幸,殿下纵然宠爱臣妾,最好也要让大家雨露均沾,这样,既不负众家姐妹所望,臣妾也不至于如此……孤立不群。”

  “哦?”赵桓含笑问道,“历来宫中美人,无不指望独受专宠,唯独爱姬,却要将我推给他人,莫非爱姬已经厌弃我了么?”

  “臣妾不敢!”王映淮吓得赶忙起身,跪到地上去。

  赵桓扶起她,笑道:“爱姬不必害怕,不过是一句戏言,就把你吓得如此!倒是我疏忽了。”扶她坐到自己身侧,又道:“难得我阅遍东宫佳丽,才得遇爱姬,如此温婉雅丽、善解人意,我自爱你不及,他人毁誉之语,爱姬大可不必计较,但有我在,保你再无事端,爱姬可以放心了。”

  便是因为有你,才有如许事端啊!王映淮只得又道:“殿下久居臣妾苑中,而臣妾腹中又一直不再有喜,依臣妾看,想必是再不能为殿下产下麟儿了。是故,臣妾以为,殿下还是多往其他美人苑中,也好……”

  “我已有子嗣,再要不要已无关紧要。爱姬不必为此担心。”赵桓不以为意,“我还在想,他日我若登基,是该册你为德妃呢?还是贵妃?”

  “殿下!”王映淮又跪下,“臣妾无德无子,不敢要求册妃!”

  “嗯?”赵桓的脸色不好起来,想这宫中众多美人们念念所想,无非就是专宠册妃,而这王映淮却既不要专宠,又不要册妃,真是不识抬举!

  见他变脸,王映淮赶紧道:“臣妾不敢指望册封妃子,但愿殿下能常来臣妾苑中,便心满意足了!”即便不是为专宠受妒的缘故,她也丝毫不在意受到“冷落”,可是这种想法,若形之于外,只会给自己招来更难堪的后果,入宫数年,违心之语已经说得太多了!

  赵桓闻言,颜色方霁,“爱姬,我知你对饮毒一事,心存余悸,如今主犯早被正法,这栖霞苑中,我也专调了特别守护,爱姬不用日夜忧心了。至于册妃一事,既然你现在还无意,且待日后再议也好。”

  “谢太子!”王映淮谢道,“臣妾还想请上太子殿下,让臣妾到掖庭文学馆中理事,一来可以为朱良娣分劳;二来,臣妾素慕朱良娣仁德宽厚、端静贤淑,是故一直以来,都引为典范,刻意仿效;若臣妾到得文学馆中,也正好可以读书明理,襄助朱良娣共佐殿下。但求殿下能得安心学业、运筹国事,而后宫无忧,则臣妾等幸甚!天下臣民幸甚!”

  “嗯!爱姬此意甚好!我择日定与朱良娣商议,就让你去掌理文学馆。”赵桓点头应允。

  他之所以愿意待在王映淮这里,就是因为她不仅不会刻意讨巧、恃宠而骄,还时时劝他宠及众美、广布雨露、安抚后宫,更会时时提醒他国事为重、兼济天下。这样的美人是不可多得的不管对于什么男人,能够鼓励他去别处寻欢而又不会吃醋妒忌,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大度、宽容、贤淑”了!更何况,她还如此顾念他的学业、政事!如此的贤德,就算册为皇后也无不可。当然啦,朱良娣也是贤淑的,只要她未曾失德,皇后的位置就非她莫属。那么这王良媛呢?是晋为德妃?淑妃?还是贵妃?可是,封了后来的她,其他的良媛呢?比如八面玲珑的李良媛,母以子贵的朱良媛,还有太后甥孙的窦良媛……哎呀,算了算了,不想了,反正还没登基呢,到时候再说吧。

  第三章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一月,金在灭辽之后,乘胜挥戈南下。

  这日,王映淮和青黛自文学馆回到栖霞苑。才刚坐下饮茶,就见紫穗匆匆从外面归来,一进门就禀道:“娘娘,太子殿下要登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