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销账
�,眨了眨眼反问“难道没有结束吗?”

  洪四浩忍不住扯了扯嘴角,暗叹‘难怪欧阳长青能壮大到这般地步,有这样的对手在,和没有有何区别?’

  轻叹一声“长孙大人,您如果是欧阳长青,一次丢掉两个钱粮重地,您会善罢甘休吗?”

  长孙良幡然醒悟“不会,欧阳长青定不会善罢甘休,难道他敢公然抗旨不成?”

  洪四浩摇头“公然抗旨他应该还不敢,不过有些事情也不需要明着做。”

  长孙良到底还是有几分头脑的,明白过来“你是说欧阳长青敢暗杀朝廷任命的封疆大吏?”

  洪四浩笑了“三公九卿,九卿中奉常,卫尉,廷尉,少府,郎中令,典客,治粟内史七个府衙都在他的手中握着,只有宗正和太仆保持中立,他自己更是三公之一的太尉,武职第一人,他又是中书省的中书令,权力堪比已经废除的百官之首、丞相,要不是还有您这个中书省的中书监在,整个朝廷都是他的了,他有什么不敢?这次能从他手中得到徐鲁二州实为侥幸,怎敢还抱有侥幸心理?”

  这一番话如一盆凉水倒在长孙良的头过欧阳长青沽名钓誉,过于看重自己的名声,这就是他的弱点,这些年欧阳长青虽然一揽大权,但是却没有怎么祸害过百姓,在百姓眼里欧阳长青的名声还是不错,也就是这几年边关连番战乱,国库逐渐空虚,欧阳长青才开始逐渐的增加赋税,但百姓有不少还是理解的,天下能让人敬畏的除了皇权还有人心,欧阳长青在这方面做的确实不错。”

  说着洪四浩站了起来,边度步边继续,这是他的习惯“如果不是连年增加赋税,百姓已经不堪重负,天下百姓早已忘了当今的圣上了,但即使如此,欧阳长青对待汴徐鲁三州的百姓依然很好,如今的汴徐鲁三州百姓纷纷称颂欧阳长青,要知道汴徐鲁三州不仅是天下首富之地,更是文人聚集之地,天下文人三分之一都在汴徐鲁三州。有了好名声,这些有才之人便是欧阳长青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是啊。”长孙良神色一暗,虽不想承认,也难以否认。

  见长孙良有些消沉,洪四浩微微一笑,声音提高了一点“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第一个对汴徐鲁三州动手的重要原因,若再拖下去,魏国迟早被篡权。”

  长孙良猛地瞪大眼睛,充满杀气“老夫就是死也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洪四浩微微摇头“如今除了汴徐鲁三州,其他地方的百姓大部分都对这位欧阳大人失望了,不再说他的好,有这样的局面其实也是欧阳长青自己一手造成的。”

  “什么?他造成的?”长孙良不信道。

  洪四浩微微点头“咱们魏国共有二十五万军队,其中长风军,虎贲军十五万兵马都被欧阳长青的人掌握着,但是他却不让长风,虎贲二军去边疆对抗西夏的敌军,只让烈阳军和黑尾军这两支反对他的十万兵马对抗西夏的十五万大军,企图借刀杀人,不过他也不算过分,没有断过这两只军队的粮草,只是他没想到这一仗打了这么久,最后逼得他不得不增加赋税来供给这场战斗,也就有了如今的局面。”

  长孙良微微点头,又觉不对,问道“那他为何不断了粮草,这样不就能...”

  “您别忘了,西夏的兵力可不止十五万,而是三十万,如果我大魏突然被灭了十万兵马,你觉得西夏不会趁机全力入侵吗?仅凭欧阳长青的长风,虎贲十五万兵马是挡不住西夏的三十万大军的,更何况还有北齐,戎狄虎视眈眈,欧阳长青也曾是军伍众人,以他的智慧不会做这样的傻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彼此消耗,他才能坐收渔翁之利,只是他低估了这场战斗所带来的消耗,过于大了点,如今民心已失,后悔已经晚了。如果他早就全力以赴,早就能击退西夏,只要时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