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来了,不错哦

  “基础的..”

  “对,首先系统权限的管理你要怎么实现,意思是你怎样成为编译芯片以及被编译物体的主人,这是我们第一节要讲的内容,编译芯片编写与普通软件写的代码大同小异,大体上都是从构架开始,我们做构架尤其关键,像普通程序你在做好构架后再编辑内容当有异常冲突时你就只能重做,但可编译芯片不同,他可以无视前期构架,如果后期有冲突可以随时对构架进行调整,就像装修砌墙,墙都砌好了才发现没有预留水管和线路只能砸了重砌,这是普通构架,可编译芯片的构架就厉害了,就算没有预留管道我们可以后期添加进去,就像无中生有一般,它的能力十分强大。”先锋官就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辈,他的模样很和善,虽然看上去很年轻但是岁数绝对不小。

  “逻辑性跟其他语言差不多吧。”

  “之前学过c#、java一类那么‘可编译芯片’相对来说就会非常的简单,因为逻辑基本都是相通的。”

  虽然导员讲的很简单,但可以明显感受到编译芯片所使用的语言是汉语,这里面问题就大了,因为汉语相对于英语甚至法语来说很多字不够严谨,

  就比如说借钱,用较短且简单的方式表述。

  兹有王小甲借李小乙壹万元整,特立此据。

  可到了还钱日期,还能分得清是谁欠债不还吗?

  分不清,但法语里‘借’字可以具体到是谁给谁。

  仅仅一个借字就将结构顺序完全打乱,所以很多时候一些国家签订协议的时候通常必须有法文参照,因为法文公认的比较严谨的语言。

  可编译芯片用汉字编译,便说明了里面的可环转程度,有时候可以超简单的几个字便使逻辑通过,有时候需要增加数倍的字来使得逻辑完整,还要避免释义错误。

  有人可能会觉得扯淡,但事实如此。

  再举例说明。

  英国选手大胜美国选手。

  英国选手大败美国选手。

  那么,胜和败在我们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人看来都是赢了美国选手。

  那么它的逻辑语言就是不通的。

  为什么?

  因为大胜和大败里的胜和败都无法界定,总不能‘胜’也是英国赢,‘败’也是英国赢。

  那逻辑上就不通了,尤其在严谨的代码方面。

  就需要进行更改。

  就比如改为:

  英国选手对战美国选手,英国选手取得胜利。

  英国选手对战美国选手,美国选手取得胜利。

  亦或者:

  英国选手对阵美国选手,英国选手取得胜利,美国选手失败。

  这里面确定了过程,也确定了结果,那逻辑就是完整的。

  因为信息中详细写了具体是哪一方获得了胜利。

  但无疑增加了语言长度,使得传输效率打了折扣。

  一个高级程序员可以缩减这个过程,通常都会简写为:英美对战,英胜,美败。

  因为在语言编辑的世界里代码并不是写的越多越好,而是在确定无误可以实现当前功能的情况下代码越少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