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县令相邀
��是沉默无语地吃了起来,读书人讲究的食不言寝不语,世人常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谈事情,但是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子们而言却不是如此,满嘴菜饭的时候高谈阔论是一种相当失礼的行为。

  这一顿算得上是真正的粗茶淡饭,而且厨子的手艺也不咋地,让吃习惯了林府大厨饭菜的林哲很不习惯,简单吃了两口就是放缓了夹菜的速度,反倒是黄培志吃的很欢快,看样子平日里没少吃这种饭菜。

  这让林哲很疑惑,如果他天天都吃这种饭菜的话,他那一身肥肉是怎么吃出来的?

  一个吃得少,一个吃得快,这一顿饭所花的时间并不多,很快就有下人撤走了剩菜碗碟,又是端上了茶水。

  这个茶水和刚才的饭菜一样差,光光是闻着茶水的香气林哲就知道,这个茶叶绝对不会比自己府里下人们喝的茶好多少。

  强忍着不适喝了两口,林哲就是放下了茶杯,此时黄培志也是喝了一大口热茶,然后开始了起来:“上个月剿匪还是多亏了林贤弟的帮忙,要不然的话本官也不会得了上官的嘉奖!”

  听到黄培志打开了话头,他就知道,这一次的谈话才算是真正开始了!

  当即他就是道:“那里那里,是学生应该谢谢县尊大人的帮忙,要不然城东的庄子也就保不住了!”

  黄培志呵呵一笑:“林贤弟过谦了,上一次你手底下的丁壮可是给了我很深刻的影响啊,其他人不,单是你手底下的王教头就是一员猛将,当日一战大有大杀四方的风采!”

  林哲听到这话,有些疑惑,这黄培志这个时候这些干嘛,不过很快黄培志就是给了他答案。

  “不知道林贤弟对办团练有什么想法?”黄培志又是喝了一口茶后如此道。

  林哲听罢心中纳闷,团练?黄培志今天贸然起这个做什么?

  团练,这并不是什么陌生的名词了,自从发匪之乱后,咸丰帝已经三番五次下发谕令,劝士绅们举办团练。

  太平天国时期的团练大体上有两种,一种就是纯士绅私人出资出人办的团练,没有朝廷颁发的正式文件,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保甲乡勇。一种就是朝廷正式授予‘团练大臣’督办、会办、协办之类的人筹办的团练。湘军、淮军就是后者,他们虽然也叫团练,但是经费主要来自地方政府官方,包括新设立的厘金关卡,海关税,地方挪用税收等,这些才是他们的经费来源。

  对于有野心的人来,搞第一种团练没意义,因为你没官方的人员以及经费支持,根本就扩大不了规模,就算是林家这种富豪之家,也是绝对支撑不了一支几千人的部队多久的,而且规模大了还会引起官方的猜疑,接下来就会被收编了。

  第二种团练肯定是有搞头的,搞得好割据地方,甚至玩造反都是轻松的事。但是这种团练的门槛却是相当地高,人家咸丰也不是乱发‘团练大臣’这种名头的,一般只有高级官员或者前高级官员才能够获得主办团练的资格,以最出名的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例,这两个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在籍高级官员,即因丁忧、革职、致仕等原因在家乡的高级官员,人家咸丰才给了他们团练大臣的名头,有时候咸丰还会直接任命现任高级官员督办、办理团练,比如内阁学士许乃钊,李鸿章也是以现任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回籍办理团练的。

  整个太平天国时期任命的团练大臣大多都是这两种,要么是在籍高官,要么是现任高官。

  普通人要想拉起团练大臣的旗号办理团练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只能打闹搞个乡勇,如果要搞的规模大了,一般还得地方政府的首肯和支持,不管那个时代,官方都不可能放任个人组建私人军队不管不问的。

  来到这个时代也有好几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