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有种飞过来
  钱通坐定之后,两边的峒主议论纷纷,就是没有一个支持“不出兵”的。这些峒主都知道钱通的脾气,谁要是持相左意见,或者随声附和的太多,这聚会马上就得提前结束,最后钱通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的。

  钱通故意说不出兵,是抛砖引玉的,希望各峒主合力支持自己,不再是一盘散沙。可是这些峒主一个个精明得很,远征西蜀,带走侗寨大部分的精壮劳动力,春耕在即,谁来耕田种地啊?

  杨开清此前说出兵五百,他所领的侗寨苗民不过四千人,15-55岁的壮丁满打满一千人而已,如果真的抽调一半的人去参战,辰溪一带的田地不荒芜才怪。现在他有点后悔了,摸着花白胡子,在杨承圣身上扫来扫去的。

  “清峒主,你光看我做甚?”杨承圣笑道。

  “你打算出兵多少?”杨开清,花白胡子一翘一翘的,斜着眼试探着问。

  莫宜峒地盘比辰溪要大几倍,物产丰富,人口几乎十倍于辰溪,别说出兵五百,就是五千都可以的。可杨承圣并不想出兵帮助诸葛亮镇压雍闿等人的叛乱,如果是与蜀国对抗,他是一百个愿意的。杨开清想做出头鸟,就让他做好了。

  “清峒主,我出兵这么多……”杨承圣伸出一根手指。

  “一千?”众峒主一齐看向杨承圣。

  “不,我莫宜峒抽不出这么多的兵丁来。”杨承圣摇摇头。

  “不可能是100吧?”钱通身子向前倾了一点点。

  “知我者,大王也。”杨承圣抱拳说。

  钱通寻思着,莫宜峒只肯出兵一百,你这不是拆本王的台吗?再不表态,16峒主也学杨承圣的样,都只承诺100人,上哪去弄15000人啊?得给这些老家伙们一个示范。

  “就你抠门。本王的古田山方圆二百里,人口近十万,我出兵5000,杨开清峒主的500,你无论如何也得出兵1000,其余的尔等给我凑齐一万人马,可否?”钱通终于发话了。

  “大王,横岭峒五百。”

  “竹丝峒六百。”

  “赤水峒八百。”

  “拦牛峒四百。”……

  各峒主许诺人马都在400以上,杨承圣也不好意思只出兵100了,只好同意钱通给他分配的名额1000人,毕竟莫宜峒财大气粗,人太少了,面子挂不住啊,尤其是辰溪的杨开清都比自己积极,不能让别人看扁了莫宜峒的父老乡亲:“大王,莫宜峒1200。”

  “善。”钱通抚掌大笑。各峒主中杨承圣报出的人数最多,这才是苗王最想要的结果。

  两天后,十八峒的人马汇集在竹丝峒的土城(诸葛城)的象山空旷处,苗王钱通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发表了激情满满的演说:我们坚信,灭亡的永远不会是我们。胜利之路,将被我们的鲜血洒满并延伸。我们精神永存、信仰不灭。我们用牺牲见证热血,用生命宣言正义。我们是火焰的使者,是守护者的利剑,我们将无畏舍弃生命,战斗至死方休……

  这15000人虽然是临时征集的,平日里在田间、山间劳作,但只要换上战服,就是一支战力不可小觑的正规军。

  “开拔——”钱通举着通天伏魔戟高喊。于是,一万余苗兵沿着巫水河岸的驿道,往沅江去了……

  “苗王——”从一块巨石后边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

  钱通勒住马头一看,七八个蒙着蓝色丝巾的苗家姑娘挎着布袋从巨石跳了出来,一个个手中握着短剑。

  “你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