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归一
  待黄叶落尽, 第一场冬雪初临时, 秦军发动总攻, 一路北上长驱直入, 重创雪蛟军主力,蓟城陷落。

  燕王喜携王族亲眷弃城而逃, 太子丹率残部退守辽东,犹作困兽之斗。

  空山幽林地,夜深人静时。燕王喜龟缩于辽东郡的一处行宫内,借着昏黄的烛灯批阅军报。

  殿外残月如钩,房内烛火明灭……

  自打他继位以来,便骄奢淫逸、纵情声色, 晚年更是连早朝都时不时缺席,更别说这么晚还在批奏报了。

  可今时不同往日,蓟城丢了, 秦军随时都有可能打过来, 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不知还要持续多久……

  想到这,燕王喜叹息连连,内心的愁绪无处排解, 又吸入了几口冷气,刺激得他嗓子发痒,咳嗽了好几声。

  “王上,夜深了, 还是早些歇息吧, 莫熬坏了身子。”听见咳嗽声, 宋大监急忙又添来一个炭盆,然后为他捶背顺气。

  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燕王喜不耐地挥了挥袖子:“把这两个火盆都撤了,寡人实在受不得呛死人的烟熏味儿!”

  “王上使不得啊!”宋大监劝道,“辽东乃北境苦寒之地。此次来得匆忙,行宫的条件也远不及蓟城的王宫,来不及预备红罗炭和银丝炭,还请王上不要介意。待局势好转,我军重整旗鼓,相信很快便能一举夺回王都。”

  宋大监自打八岁起就随侍在燕王喜身侧,可谓是宫里资历最深见识最多的老人了,自然是拣好听的说。然而事实上,燕国领土丧失大半,燕军的粮草皆已出现了严重短缺,将士们连吃饭都成问题,哪还有多余的力和人手去搜罗上好的木炭呢?

  “算了,是寡人异想天开。如今都沦落到这般田地,还有什么体面可言……”燕王喜又重重叹了口气,将手中的奏报一丢,“复失地谈何容易!看看,又是连失两城、损兵折将……再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寡人就要沦为亡国之君了。”

  宋大监赶忙说道:“王上慎言!太子殿下足智多谋,又有太傅大人从旁协助,定能挽救颓势,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燕王喜按了按酸胀的眉心,心里乱作一团。

  宋大监的安慰之言一点作用都没有,易水一战大败,燕军主力所剩无几,他这人再昏聩,也不至于糊涂到连目前的局势都看不出来。

  正在这时,鞠武步履匆匆来报:“代王嘉的信到了。”

  于是宋大监立马退下,留君臣二人单独议事。

  “怎么样?能借给我们多少兵马?”

  面对燕王喜急切的询问,鞠武迟疑片刻,最终还是叹息一声:“代王表示,最多还能调两千人。”

  燕王喜霍然站起,脸色霎时变得不那么好看:“两千?这么点人能干什么?真到了战场上,给寡人护驾都不够!燕赵乃兄弟同盟,赵嘉又与我们结了姻亲,理应在抗秦之事上互相协作。危难关头,他怎么能只顾着自己……”不禁越说越气,又甩袖落座:“不行,寡人再修书一封,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多出些兵马!”

  “王上,且听臣一言……”鞠武终是忍不住开了口,“如今赵国深陷水深火热之中,都城沦陷,国君被俘,代王嘉临危受命于天,情况不比我们好。他之所以躲在代郡不出来,想必也是自身难保,能匀出两千人给我们已经不错了……何况他这么做,也是看在太子妃的份上。”

  当年赵嘉的妹妹赵柔能嫁给燕太子丹,亦有他本人大力支持的缘故。

  燕王喜闭了闭眼睛,然后又缓缓睁开:“难道真的别无他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