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通天
  临榆令听完,点头称是,他虽然为文官,但常年处于边境,乌桓、鲜卑、乃至已经衰落的匈奴都曾经入寇,给百姓带来深重的苦难,而此关一成,可以说不仅仅是给临榆、甚至给幽州乃至给相邻的冀州、青州、并州都大大减轻了边防压力,可以说是一项千秋功业,不由得大喜。

  临榆令面色柔和地对他说道,“亭长如此公忠体国,竟自行解决困难,为国家分忧,我虽为一县父母,却未曾有任何帮助,实在是愧疚啊。此关尚未命名?好!此关既然在临榆之东,那就命名为临榆关吧!”

  陆修本来忐忑的心终于放在了肚子里,虽然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铸造关隘,可实在难以揣摩官府的心思,本着官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先造成既定事实,没想到临榆令竟然这么配合,终于让他彻底放了心。

  然而没想到更大的惊喜还不止如此,临榆令对着他说道,“亭长筚路蓝缕,亲自督造临榆关,我当上书朝廷,为公褒扬此业!”

  陆修大喜,卧槽这个县令这么上道,只要功业上达朝廷,还怕自己没有扬名的机会?

  四百里加急从临榆出,不到一天就到了郡治阳乐,随后太守杨终看到后,大为惊讶与惊喜,随后大笔一挥,将奏文润色一番,随后接着上奏。

  半个月后,大汉都城,洛阳。

  大汉灵帝天子在位,中平元年10月15日,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但见: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朱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轝,凤羽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通政司有人持奏本,“启禀陛下,有阳乐太守奏临榆关督造事”

  灵帝端坐龙椅,“哦?呈上来!”早有太监将奏本呈上,只见阳乐太守将临榆关之事奏报,不由得大为欣喜。

  随后将奏本与众多臣子阅览,威严的声音自丹犀上传来,“阳乐太守杨终奏报,与临榆山河险阻处有亭长陆修率领众人依山为阻,依河为界,筑临榆关,此关一成,控扼辽西走廊,阻遏异族入侵,乃利百代之事。”

  “我大汉立国二百年,竟然无人看出此处之地形险要,以致多次匈奴、鲜卑入寇,杀我百姓,败我军旅,有那亭长陆修上任一月,勘察地形,思虑甚周,建临榆关,阻异族于辽东,真乃能臣也!”

  能臣二字一出,众多在大殿内的臣子就提起了耳朵,一般这个字一出,就是简在帝心的象征啊,不简单啊不简单,这个人一定要密切关注!不止一个重臣有了这个想法。

  随后汉灵帝说道,“此人不需帝国一文钱,一个人,自行铸造成功,但我堂堂大汉岂能占一个小吏的便宜,拟旨!拜陆修为临榆督,专司督领临榆关兵事,职与部曲督相同。再赏金五百两!再有,”灵帝顿了一下,“发必备物资到临榆关,以为守城之用,告诉陆修,朕希望他能好好守住这里,勿负朕望!”

  正当灵帝与众臣议论此事之时,陆修正与其他势力剑拔弩张。原来自他修筑好临榆关后,又将虎突庄升级为了二级村庄,随后他前往临榆县后,拜访完成县令,来到临榆市场,他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购买一些军备,尤其是战马与盔甲!

  村子里虽然有铁匠铺,但是只能修补装备、打造农具之用,还不能打造军国利器,所以他只能去市场购买。首先他来到马市,各种规格的战马都有,从最低级的驽马,到低矮的江东马,再到幽燕马、并州马、三戎马、鲜卑马、大宛马都有玩家商队在出售。陆修挑选了五十匹幽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