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我要分家产
�管家的主母,少不得要对此有些意见。邱老太君把最赚钱的铺子和田庄归了公中一半,就是为了让方氏心安。

  至于把所有的现银和字画、布料给李锐,是因为老太太想着李锐成年后是要开府别居的,有了钱,想买什么都容易,古董字画可以布置新居,比起大件的古董物件来,也更容易换钱。布料也是如此,这时候布料和米面是可以当钱用的,给布料就等于给了钱。

  对于没什么根基,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前途的李锐,邱老太君选择给他钱,让他自己按照需要花用,可谓是用心良苦。

  至于珠宝古董这种难脱手的东西,留给李茂却最合适。他平日里要应酬往来,这类东西最适合送人,若是有了女儿,出嫁时用来压箱底也够分量。至于田庄给李茂,自然是为了田庄上的出产。一家子人吃喝用的都是田庄上的米粮蔬菜肉货,给了李茂就等于给了全家。

  首饰头面给李茂也是因为这个,这些总归是要给儿媳妇的。

  总的来看,邱老太君更不放心的还是李锐,所以才会把张静的嫁妆放在自己这里存着,而不是交给当时是管家主母又抚养李锐的方氏。

  只是当年方氏恐怕也对老太太信不过她心中颇有意见,所以不免把这个事拿出来说嘴,这才让当年把婶母视为亲娘的李锐也对奶奶产生了误解,生出了去要嫁妆给婶母存着的想法。

  若是方氏知道李锐敢胆大到去讨自己亲娘的嫁妆,怕是死也不敢在他面前说嘴的。

  顾卿把邱老太君为什么要这么分配自己的财产说给李锐听,李锐听得眼眶炽热,脸上全是泪痕。他从小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日子,从没想过这些钱从何而来,总觉得自己生在这般富贵的人家,以后定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直到某一天祖母告诉他这都是虚幻,你叔叔婶母都对你并不怀好意,你大了就要被扫地出门的,他才开始发奋向上,想要凭着自己闯出一片天来。

  当在这个时候,他的祖母又告诉他,你放心,虽然你叔叔婶母继承了家业,但我没忘了你,我这给你留着大把的银子和财产,你只顾着上进就行……

  这般的恩德,这般的爱重,让李锐的胸腔内涌动着的全是暖意。

  他虽没有父母,没有爵位,可上天依旧是爱护他的。

  这世上有多少长辈能在做错事后及时醒悟并向晚辈低头道歉改正,这世上又有多少祖母会为了孙子不惜对自己继承了爵位的儿子施加压力?他何等幸运,在冲撞祖母之后不但没有让祖母心灰意冷,反倒悉心教导,费尽心思。

  也许真是老天有眼,关照他李锐吧。

  屋子里众下人听见老太太把所有的银钱和字画都给了大公子,又把店铺给了他一半,看向李锐的眼神顿时变得不同。

  老国公打仗的时候是在乱世,多掠金银,先皇为了笼络老国公,赐下的也大部分是金银,这老太太到底多有钱,府里早就已经传了无数年。

  有说至少有一万两黄金的,有说至少有五十万白银的,但邱老太君是极少用钱的人,除了她自己和管着库房的众多老家将,谁也不知道老国公到底给邱老太君留下了多少钱。

  尽管如此,当年开府的时候,李老国公一共归公了公中二十万两银子,这是大部分管家账房都知道的。

  更别说李硕和李蒙父子俩为了不会管家管账的邱老太君操碎了心,买的地都是上田,买的铺子都是寸土寸金之地,只在家中坐等着收钱就好。

  李锐若得了老太太这么多东西,立时出去开府,说不定过的比信国公府时还强些。

  花嬷嬷带着不赞同的眼神看着顾卿。她认为太夫人身体还算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