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光是什么?
  江尚抽了抽脸皮,心想,这小道消息来的可真特么是时候!

  然而,表面上还得佯装不知,“哪个院长?”

  “还能哪个院长,我又没加‘副’字,咱不就一个正院长肖中梁嘛!”

  江尚确实不知道这个院长,因为一直以来他都不关注这些,说白了他只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至于校长是谁,院长是谁,他根本不关心,他连自己实验室导师的名字叫什么都没用心去记过,因为,他们向来只管导师叫“老板”。

  “咳,你什么时候听说的这事儿?”

  “前两天啊,不过听说是好多天前发生的事情了,只是学校又把消息封锁了,估计怕影响不好!直到今天才正式发出讣告说是心脏病发死的!不过我早就就在论坛上看到了,说是被人在家里捅死的,当时我还不信,谁知道今早就发了讣告!这真是神预言啊!诶?我说你怎么一点惊讶的表情都木有啊?太没意思了吧?”

  “哪儿有,我是不知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嘛!“

  范梓明哼哼道,“冷血动物!人家好歹在新生入学典礼上诫勉过你,你居然对人家一点印象都木有!”

  “是吗?开学典礼是他发表的演讲吗?不是校长吗?”

  “嘁,说得好像你知道校长是谁是的……”范梓明不屑地道。

  “走啦,你上不上课?!”

  ……

  “光是什么?“

  “它到底是微观粒子,还是一种特殊的波?“

  “这是物理学上争论了百年的问题。”

  “最开始,是牛顿的色散实验提出了‘微粒说’,他把光的复合与分解比喻成不同颜色微粒的混合和分开。但是很快,惠更斯证明且推导了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哦对了,惠更斯本人是坚定的‘波动说’信仰者。“

  “由此,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拉开了第一次决斗的阵势。”

  “但牛顿如此骄傲的人,又哪里是肯认输的,1704年,出版的巨著《光学》就疯狂抨击了‘波动说’,比如,既然光如同声波一样,那为什么无法绕开障碍物前进?“

  “‘微粒说’的理论,由此影响了人们一个世纪。只是,真理虽会迟到,但永不缺席。托马斯?杨,这个从医学半途而废的家伙,在物理学上却无心插柳柳成荫。杨恰恰是在研究牛顿环的明暗条纹时,给‘波动说’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想想看,为什么会出现明暗条纹?”

  “我们都知道,如果有两条波,这两条波有着波峰和波谷,它们一旦相遇,会发生什么情况?”

  “那很简单,如果两个都处于高峰,那叠加起来的波自然就是峰值。如果两个都处于谷底,那叠加起来自然是两倍深的谷底。那如果一个在高峰一个在谷底呢?抵消啦!这不就很好地解释了牛顿环的明暗条纹吗?”

  “1807年,名扬四海的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提出,‘微粒说’被抨击得丢盔卸甲,但与此同时,‘波动说’缓缓崛起……“

  “‘波动说’最后成功的旗帜则是由麦克斯韦插上的,1856,1861和1865年发表的三篇关于电磁理论的论文,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工作,它在牛顿力学的大厦上又完整地建立起了另一座巨构,而且其辉煌灿烂绝不亚于前者。”

  “麦克斯韦的理论预言,光其实只是电磁波的一种。并随着麦克斯韦的理论为赫兹的实验所证实,光的‘波动说’终于成为了一个板上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