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1章耕
�是笑了笑。

  阿颉刹恍然,『这事情是机密对不对?那我猜个数?有没有……嗯,有没有十万石?』

  在阿颉刹概念当中,十万都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了。

  田豫哈哈大笑,『十万?少了,真少了!』

  『那是一百万?』阿颉刹瞪圆了眼,觉得这个数目已经是完全不敢想象了。

  田豫依旧在笑。

  『还少?那么是……一,一千,千万?』阿颉刹说着,不知道为什么,他话语都有些结巴起来,显然自己被这个庞大的数值给吓到了。

  田豫笑着,摆摆手,『没那么多,差一些。』

  阿颉刹呼出了一口气,『哦……啊?!』

  差一点?

  就算是差了几百万,那也是相当可怕的一个数值啊!

  阿颉刹不由得哆嗦了一下,然后盯着周边的田亩,就像是看着一片片的金山……

  其实不管是田豫还是阿颉刹,所预估的都少了。

  在关中三辅,以及其他推行斐潜新田政的区域,一户之家,五十亩之内,是低税率的,五十到一百亩,是正常税率,一旦超过百亩,就会产生较高税率。超出百亩之后的依旧想要享受低税率,便是只能用军功来抵,这就是勋田制度。

  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只有『大户』人家才会因此受到制约,家中田亩越多,需要缴纳的赋税就是越多。

  同时,因为关中三辅等地的手工业蓬勃发展,所以之前需要百姓缴纳的各种杂物,盐、马、刍稿等等,甚至连徭役杂役等,也是一并摊入了田租之中,以粮食的形式进行缴纳。这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加重了土地的田租,但是实际上是减轻了农夫的负担。

  因为农夫不需要专门再去将庄禾换成钱财,亦或是盐、马、刍稿等物来上缴,避免了二次,或是多次的剥削,所以农夫在度过了最开始的不理解不支持之后,很快就能适应新的赋税方式。

  这使得地主阶级剥削农夫的手段,无形当中被削减了。

  对于普通的农夫百姓来说,其实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征税模式,而不是复杂的,难以计算的,并且还有可能随时变化的赋税制度。

  一直以来,封建王朝赋税的最大的承担者,都是最为底层的百姓。

  大户人家有各种办法逃避赋税,而普通百姓只能老老实实的缴纳个人劳作所得的田租赋税,并且还要被重复的收割,一再的被剥削。比如马政,在汉武帝时期,普通百姓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要缴纳战马作为额外的赋税,在这个时候,普通百姓不仅是要付出好不容易积攒的钱财,想方设法采购战马去缴纳这额外的加税,自身也要承受战马价升高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的额外残酷收割。

  还有铁,盐,刍稿,鱼胶等等……

  每一次额外收取这些加税的实物,都是一次朝廷『平均』的狂欢。

  大臣会和皇帝说,『我大汉民众千千万,这些增派,平均到每个农夫头上,每个人才一点点啊!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么!』

  皇帝一算,好像确实不多,而且只要能达成财政最终结果,也就叹息一声,『再苦一苦百姓罢!』

  而实际上,不管是在战争年月,还是在平常时间,只要是朝堂每一次的额外征税,都是中层地主阶级想方设法让普通百姓家破人亡的大好机会。

  斐潜不相信这些弊政,在大汉,甚至在后续的封建王朝之中,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