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捕蛇
  我向来不爱学习,亦或说想学也学不会,那些课本上的题目对我来说太抽象,太难懂了。老师尽管也布置作业,但我总是和我父亲一样抱着等待的想法:“唉,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学吧。”于是就一天一天推下去,一直从育红班拖延到四年级。但那时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拖延。只认为父亲的拖延是不对的。

  11岁时,在教室上课,语文课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三个大字:《寒号鸟》。本节课要学这篇课文: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当学完了《寒号鸟》一文时,我背诵着这篇文章,不知怎的,脑海中却浮现出了父亲的脸孔。

  终于下课了,我跑到三年级去找张天津。我问张天津:“你知道‘寒号鸟’是什么鸟吗?”

  “不知道。”他说。

  “寒号鸟是一种住在石缝中的鸟,”我近乎自言自语说,“这种鸟最懒,得过且过。它就像我爸爸。”

  “什么?”张天津惊讶地问,“寒号鸟象你爸爸?你爸爸也是只鸟儿吗?”

  “笨蛋!”我骂道,“这是我们学的一篇课文,里面写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寓意告诉我们,人活着不能目光短浅,要做长远打算。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活着,就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不能得过且过。这是老师说的,你听懂了没有?”

  “听懂了,”张天津说,“就是还不明白。”

  “笨蛋!”我说,“不说了,趁天还不晚,叫上咱哥和窦峰,咱们一块儿再去捉长虫!”长虫,就是田野里的草蛇,没毒的那种,样子与毒蛇区别并不大,看上去却挺瘆人的。张天津听到这个迟疑着,于是我在他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一脚,骂了一句“快”,然后他才跟着我跑起来。

  夏日四点来钟,距离太阳落山尚有三四个小时。当我到家时,在胡同的阴凉下,母亲和洪洋娘正在高梁秸杆编成的箔上缝被子。我来不及跟母亲答话,带着张天津找来了我哥和窦峰。

  于是我们四个手拿一根荆条去了野外,在偌大一片片荒草中寻找着。那时候荒场极多,田野里有数不清的北草蜥、青蛙和各种昆虫,正是这些小动物养活了蛇类。田野里的蛇种类不明,但颜色各不相同,有绿色的,有花色的。时常在野外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