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劝位(上)
�探头出去,看见远处的润州城,她欢喜道:“三娘,终于到了。”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敏秋的俏脸上也绽开了笑容,她也太渴望见到丈夫了........

  众人没有在润州下船,而是略作补给后,便准备沿着运河继续南下,润州刺史杜嗣业上船来参见相国潘辽。

  杜嗣业是郭宋的第二任记室参军,跟随郭宋也有十五六年了,做了几年记室参军,又外放做了两任县令,一任长史,他刚调到朝廷没两年,年初又被郭宋任命为润州刺史,杜嗣业的理财能力很强,郭宋考虑再让他做两届刺史,就直接任命他为户部侍郎或者度支使,加相国头衔,接张谦逸的位子。

  杜嗣业给众人带来一个好消息,晋王殿下十天前在明州上岸,现在不在宣州,就是在苏州。

  这个消息让众人十分振奋,他们还担心晋王殿下不会来江南,没想到真的来了。

  “晋王殿下来江南做什么?”潘辽笑问道。

  杜嗣业微微欠身道:“卑职接到越州季刺史的来信,他告诉我,殿下来江南是巡视新稻种的播种情况,殿下非常关心新稻种推广。”

  众人面面相觑,独孤明仁问道:“请问相国,什么新稻种?”

  不光独孤明仁不知情,就连韦应物也是一脸茫然,潘辽捋须微微笑道:“大概是大前年,大商人张雷从南洋林邑国带回来一批高品质稻种,听晋王殿下说,这种稻种生长期短,产量高,适应性强,一年能产两季稻米,所以晋王殿下非常看重它,这批稻种前年在泉州试种,应该是成功了,去年年底江南各州派人去泉州购买稻种,准备今年开始在江南试种,杜使君,我没有说错吧!”

  杜嗣业叹了口气道:“潘相国说得完全正确,可惜润州去年没有派人去买稻种,错过了第一批试种,去年只有越州、杭州、苏州、常州和宣州五个州派人去泉州买了稻种,我打算今年秋收后就派人去泉州买稻种。”

  “为什么还要去泉州,江南其他州不是已经有稻种了吗?”宗正寺卿李繁不解地问道、

  “李使君有所不知,其他各种都是官田在播种,他们明年将在本州内全面推广,没有多余的稻种给我们,还是得去泉州,另外,泉州还会派遣经验丰富的稻农来协助我们播种。”

  潘辽又问道:“越州季刺史有没有说新稻种在越州的种植效果?”

  “他说了,新稻种产量很高,亩产在千斤左右。”

  “千斤!”众人都惊呼起来。

  一瞬间,众人都明白晋王殿下为什么会如此看重新稻种了,这实际上就年产粮食翻了一翻,如果大范围推广,那人口就会大幅增加。

  人口增加意味着什么,众人都很清楚,意味着各行业都会得到充足的劳力,国力会越来越强大,未来百年将走向盛世。

  “各位,我们肩负的任务很重大,虽然很艰巨,但也是我们的荣幸!”潘辽缓缓对众人道。

  .........

  郭宋在苏州整整呆了四天,苏州从泉州购买的稻种数量最大,种植的范围比较广,从太湖边到常熟县江边都有试种。

  自古就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一方面是这一带平原广阔,稻田众多,另一方面也是这里土质好,亩产产量高,所以郭宋对苏州的水稻种植格外关注。

  苏州刺史叫做王叔文,是天下有名的围棋高手,书法和绘画也是一绝,但他在政治上也并不逊色,从他这次买稻种和安排耕种就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