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小虎下山
  第1节:崎岖羊肠道,温馨姐弟情

  “小虎,等到了南大善人府上,你可得处处小心,不能惹主人家不高兴,知道吗?”

  说话的是十八岁的庞菊花,她正领着不到十二岁的弟弟庞小虎在崎岖的山路上走着。他们从山那边的庞家村来,要去山下椰林镇的南大善人家做帮工。南大善人名叫南德昌,排行第三,是这里方圆一百多里内最大的财主。

  “好的,大姐。”庞小虎回答道。他虽然有个威风的名字,可是却很瘦小,长得还算端正,不过跟漂亮的姐姐比起来可差远了。唯一突出的优点是肤色比较好,比一般穷人家的孩子白净多了。

  因为家里太穷,姐姐长得虽然好,却一直找不到好的人家。来说亲的人都想把她哄去给富人家当小妾。她父母两人都不愿意让女儿去别人家受苦。按照他们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给人当小妾的女人在生儿育女之前大多会被夫家当佣人使唤,很少有不挨打挨骂的。庞菊花自己也不愿丢下父母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们,就这样把自己的婚事给耽误了好几年。

  两个月前她终于嫁出去了,姐夫三十二岁了,家住在椰林镇。他叫董义夫,一张黄黄的脸,花白的头发,样子看起来比她父亲庞大山还要老得多。他结过婚,几年前他老婆怀着孩子时出意外死了,家中只有一个年近七十的老父。董义夫上过私塾,会算帐,在椰林镇上的南大善人府里当一个小管账的,家里不愁温饱但是也不是很富裕。之所以说他是个小管账的,是因为他上面还有大帐房和二账房管着,他是一个只管算账没有实权的人。当然,他的地位比府里一般的下人们还是要稍高一些的。这一次是姐姐求了姐夫,姐夫再求了二账房,然后才获准将弟弟庞小虎带进南府里当个跑腿打杂的小厮。

  弟弟走在前面,身上背着一个二十来斤重的包袱,那是他的全部家当。包袱虽然不算太重,但是背着它走二十多里的山路也真够累的。姐姐跟在后面,她自己身上背的包袱至少有四十斤重。她看着弟弟瘦小的身子,眼睛湿润了。

  这个弟弟是个谜。他出生后很普通,跟别的穷人家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六岁那年他得了一场重病,发烧昏迷了好几天。家里的孩子多,连吃饭都成问题,当然不会有钱请郎中来给弟弟看病。父亲庞大山和母亲王玉梅已经放弃所有希望了,只等弟弟一咽气就会把他埋在那个已经埋了他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的小山坡上。只有大姐庞菊花一个人不死心,她整天守在弟弟身边照顾他,给他喂水喂稀饭。

  后来弟弟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不单是活了下来,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眼睛炯炯有神,每每做出令人吃惊的举动,说出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话来。刚开始时大家都以为庞小虎生病后变傻了,父亲庞大山整天都在为此唉声叹气的。可是庞菊花发现弟弟实际上变得聪明无比,无论干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六岁的小孩常常考虑问题比大人还要周到。不到两年他就成了村里几十个孩子们的头,连那些比他大七八岁的孩子们都愿意听他的指挥。

  山里的孩子们每天都要帮家里干不少活,放牛放羊,砍柴采药,采蘑菇挖野菜等等,每天走十几里的山路是常事。这些活儿要是独自一个人干很费时间,也很枯燥。庞小虎将孩子们组织起来,按照特长分工合作,有的放羊,有的砍柴,有的采药,有的送饭。他还编了几首山歌教给孩子们唱。这样大家不但每天少跑了许多冤枉路,干活的效率也一下子就提高了许多,劳累苦闷的日子变得轻松愉快了。

  有时他们会合作到山上去围猎,常常能捕获到一些大人都很难捕到的猎物。庞小虎还想出了公平合理的分配办法,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心服口服。要是谁家的父母或者弟弟妹妹病了,可以放心留在家里照顾,那些该干的活儿自有其他人接手干,一点儿都不受影响。庞小虎管这叫“互助”。这些互助的孩子们平时干完活后都在一起玩,当然,打架时他们也抱成团,远近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