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夕阳迟暮,迎着暖风而舞的赵字帅旗之下,一名青年驾马而立,目光尽头的土墙边,无数的士卒向土城内攻去。    阳光已没,目光的尽头有些浑浊了起来,半空中的薄云也将那月光遮掩。    “再攻一炷香的时间,若再不破城,便收兵。”    说着青年勒马向前,身边的二十余亲兵随即跟上。    “殿下,”不远处的一名将军见青年向前走去,连忙也跟了上来,招呼道。    通体镔铁锻造的长枪估摸着足有四十余斤,非寻常将领可以驾驭,厚重而又牢固的甲胄加身,两根白色翎毛装饰在头盔上,而那头盔之下的面容竟是一名女子。    女将估摸着仅有二十岁上下,俏丽的容颜算得上是万里挑一,英武的颊上满是肃杀之气,显然非是初战之将。    “梁将军,”被称为殿下的青年与那女将并肩而行,谦逊地说道:“本王认为再攻一炷香的时间,将军以为可好?”    “此城不坚,鏖战三日却也不见民众登城,士卒也不可谓不多,若非有援军将至,就必是有要人在此。”    沉着而又肃穆的声音中还带着些许少女独有的娇柔,“若是援军,必是选在坚城固守,是故必是有要人在城内。”“我等明日即可破城,而今日月光昏晕,又是高风之夜。”    青年的脸上泛起了些许笑容,接过话来说道:“我军自东南而来,北方高山险峻,而西去百余里便是金城,”    “点五百骑兵,跟我走!”    “偌!”    青年转身进了帐房,而那女将则低声吩咐道:“小婵,你去本部点百骑,随我身后十里而来。”    “是,小姐,”    “去吧,”女将军轻笑着挥了挥手。    无名土城的西边约莫十里处,官道边的树林中,五百骑均人衔枚,马裹蹄,静悄悄地埋伏在了里边。    “咚,咚,咚咚!”    昏暗无光的夜里,土城方向突然传来了一阵擂鼓之声,随即还有着火光冲天而亮,林中的两人对视了一眼,嘴角略微扬起。    城内突围的人马并没有让他们等很久,很快便出现在了视线之内。    为首的将领约有八尺之高,手中持着巨大的双斧,魁梧的身形一看上去便是万人敌之猛将。    “姚仲!”树林中女将的声音略微有些凝重,轻声念道。    “羌族第一勇士,姚仲?”青年的声音凝重中还带着些许兴奋,“那他身边那人?”    “战过一回,是他不错,他身边的那就是羌族少族长姜弘。”    “可是条大鱼啊!”    姚仲与那少族长姜弘见追兵逐渐没了声息,便放缓了马步,收拢起了残兵。    “吱吱,”随着青年的手高高举起,身后的士卒纷纷拉开长弓。    手一挥,身后便似有万箭齐发,也不用大喊口号,伏兵便一齐从林中冲杀了出来。    青年首当其冲,身着一身金色的铠甲,手中一杆长枪,枪杆虽不似身侧女将那般镔铁锻造,但却是用坚木淬炼后再以藤条竹片混合编织,再以葛布缠绕浸漆,如此反复数次方可成型,若是说锻造的精巧程度,更胜一筹。枪尖亦是用百炼精钢制成,整体轻巧而不失坚硬。    青年的枪如蛇信,轻松破开身前士卒的衣甲,贯穿了他的身体,身旁的女将则是将长枪挥舞成风,一时间竟无两人一合之敌。    毫无阵型的步卒怎挡得了骑兵的冲锋,一番冲击过后便四方溃散而逃。    “哈哈,快哉快哉!”    乱军之中,青年一眼便望见了远处的姜弘,长枪直指,便欲冲杀过去。    “随我杀!”左右一望,身边的亲兵俱在,青年调转马头,向着姜弘那边便冲了过去。    倒也有些惊奇,年少的姜弘与姚仲脸上竟看不到些许惊慌,只是随意挥了挥手,便有十数名亲卫驾马向着青年这边冲了过来。&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