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初乱
�发看重了。毕竟同一楼里邻里邻居的住着,如果不注意不小心,自家情况很容易被人察觉异状。

  对宁晓蕊的意见,宁妈很是赞同。

  “早上对门老孙家的就跟我借大葱……”

  “借大葱?!”宁晓蕊有点晕。

  “是啊,你那阵儿还没起来,我就给她拿了两根,当时我觉得她好像总往咱家屋里面瞅。”

  宁晓蕊皱皱眉:“我们买东西,基本都是放到空间里才回家的,她们应该看不到的。就那三捆大葱那天买回来的时候露在了明面上,居然被她记住了,现在就来借大葱。”

  “听她说,这门洞,今年就咱家买到成捆大葱了。整个小区里都没几个。嗯,还有你爸的事,小区里挺多人都知道。这会儿,估计咱家就咱们娘俩,吃得少吧。对门老孙家有儿子媳妇孙子一大家,还有个保姆,这些口光吃饭就够呛。不过,他家有不少东西放在一楼车库里呢……唉,也不知道你的车怎么样了,车库里肯定积了不少水。”

  毕竟在这小区住了十来年,再不交往,平时也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楼的邻居、同小区的人,彼此之间都有所了解,至不济的也都脸熟。现下这情形,彼此之间帮一把其实也应该。

  宁晓蕊的空间物资贮备很充足,她并不介意付出这九牛一毛的帮帮邻居,但她不愿意自家被人注意到。这人多嘴杂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为了安全起见,宁晓蕊宁妈提高了警惕。

  =====转换分割线======

  城南的溃堤虽然让s市政府前期投入的大量救灾人力物力白白打了水漂,但却也给s市开出了一道有效泄洪的口子。城南实在是个天然的蓄水池,即使没有人力引导,市内的积水也不约而同的向城南方向奔腾而去。政府里的市长一派也终于拿到了话语权,但此时也没功夫反攻倒算,必须集中全力收拾这堆乱摊子。溃堤后下来的人手,一大部分依旧被留在城南救灾,主要是要救人。毕竟城南近两年发展迅速,开发区里建筑了大量商品楼,虽然其中有很多空置,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居民入住,由于这次溃堤来的太快太突然,以至于开发区内的群众还来不及转移,目前大多被困在水中亟需救援;还有一少部分人手,都被安排加入到市内五区的排水工作中,以便尽快消除市内的积水,恢复目前完全瘫痪的交通。此外,经过市党委、领导班子与省军区的联合部署,距离s市几百公里外的驻军部队,连夜派出了一个师官兵配合市政府共同抗击洪涝灾害。这时候,连下了三天多的大雨也终于有减弱的势头。

  如此天时地利人和,s市犹如一组巨型机器,指挥核心内乱后统一,使机器恢复了有效运转。而下达了一系列指示命令的曾华毅市长,在放下最后一个电话后,擦了擦额角的汗水,心里却轻松很多,一屁股坐向沙发,点了根烟,感觉胜利的曙光已经在闪耀在眼前。

  玉景花苑里,看到小区里那些胆子大行动力强的人相继出门采购并成功归来,被困几天、家里大都少吃缺喝的居民们也按耐不住了。

  感觉雨势确实有减弱的趋势,但似乎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停止,很多人都决定不再张望,纷纷收拾妥当,穿好雨衣带好雨具,跟邻里关系好的商量,相约搭同一辆车出去采购食物生活用品。

  虽然被困才三天多,但家里需要买的东西太多了。

  像宁晓蕊门栋六楼白领小夫妻常年叫外卖家中很少开火的就别提了,两口子这三天多全靠方便面过活,后来停了电,连热水都是跟宁家借的,他们这次出门主要针对食物进行大量采买。

  像穆大姐家、老于家,生活贮备还相对充足的主妇操持家庭,虽然米面油盐都有,但国人大都有储备物资的习惯,尤其五十岁以上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