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提心吊胆的接亲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牧区,水草丰美、生态良好、牛羊肥壮。

  1996年。初夏。孔雀屏草原。

  午后的草原,阳光通透,白云朵朵。火红的萨日朗花尽情绽放,蜂蝶在花间飞舞,牛羊在悠闲吃草,空中不时有飞鸟啁啾着掠过。

  一支接亲队伍从桂丽丝嘎查出发,顺着草原蜿蜒的小路走来。人们穿着民族的节日盛装,手捧哈达,欢歌笑语,悠扬的马头琴和蒙古长调飘向草原深处,飘向湛蓝苍穹。

  二十二岁的新郎敖德臣,骑着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身着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我滚蛋,不然我真怕您这不开放的脑袋一生气,再用茶杯把我的脑瓜子开瓢儿喽。推翻封建社会快五十年了,您还拿着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派头,我可惹不起。

  说完,青龙拿着茶杯赶紧溜了出去。

  宝力德:一天油嘴滑舌的,就是欠揍!

  吉雅的娘家舅舅、长得白白胖胖的八斤宝说:青龙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啦,你动不动就揍?

  “就是他有十个孩子,青龙也是我儿子!我想咋管就咋管!”宝力德没好气地说,又小声补充了一句,“你们都懂几个问题啊。”

  吉雅听到了宝力德的嘀咕,狠狠瞪他一眼,但没有说什么。因为她知道,宝力德现在就是个火药桶,一点就炸。

  “没人和你争!”八斤宝也很强势,自己是长辈却遭到顶撞当然很窝火,他接着说,“我认为青龙说得对!你总是自以为是,‘善走的马也有失蹄的时候,善说的人也有说错的时候’。都啥时代了?宝力德啊,不是当舅舅的说你,你的老脑筋真该改改了。还像过去一样行吗?过去啥样,互相串门儿得骑马走上半天,这还算是近的,道儿远的晚上还不得在敖包住上一宿啊?现在呢,骑上摩托车也就半个小时就到了。”

  “我觉得八斤宝舅舅说得对。以后发展到啥样,我们现在都不敢想。所以啊,人要跟得上时代。你说呢,吉雅?”铁山接着这个话头儿说。有人支持自己当然很高兴,并同样回报八斤宝以语言支持。

  吉雅愁眉苦脸地说:铁山哥,你说我能说啥?都这个时候啦,打掉牙就往肚子咽吧,想吐是吐不出来啦。

  宝力德叹了一口气,眼睛望着窗外忙碌的人群,也没有说话。

  八斤宝盯着自己的外甥女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说:吉雅,你要拿事儿啊。

  吉雅抹了抹眼泪,停顿了一会儿这才说:舅,道理我都懂,可他敖德臣还是个踮脚,我就是担心山丹这孩子啊……

  “有什么可担心的?踮脚又能怎样?谚语说,‘牛羊是肥壮的强,男人是老实的好’。我看德臣这孩子挺好的,又老实又本分……”铁山说。

  宝力德没好气地说:老实能当钱花?本分能当饭吃?铁山哥,你们是不知道啊,老敖家地无几垄、羊无一只,那就是个无底洞,我怎么能忍心眼瞅着孩子往火坑里跳啊?要是你家姑娘你乐意啊?

  铁山立着眼睛说:宝力德,你怎么能这么说话?我逼你啦?你当初寻思啥了?如果不是你点头,人家接亲的今天能来?如果不是你们同意,桂丽丝嘎查的老敖家敢上我们八雁嘎查老金家抢亲?我就不信了呢!现在你又反悔了,你是咋想的?南北二屯打听打听,有你这样办事儿的吗?

  铁山一听宝力德说这话戗着自己,气得浑身哆嗦,训斥几句。

  “你们懂几个问题?”宝力德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倔劲上来了,随口吐出了自己的口头禅。

  宝力德这句话真有杀伤力,铁山说了句“你就作吧”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