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下寒门心属刘
�药便可无事。”却是司马懿守在他床边。

  司马懿不屑的道:“明就惧得不知何样,却还要强撑着,好胜不要命,如今倒好,昏了一夜,累懿照顾。“

  刘循呵呵的笑了笑,没有反驳,他对昨日之事也是非常反感,只是不愿在司马懿面前低他一等,只有强忍住反胃之感,装作无事。他本就是白净的人,就算脸白也不易知觉,没想到最后到家,见马车上的血迹,再也忍不住吐了出来。

  出了这么大的事,却没有半点波澜,刘焉也不见有何举措,刘循也没有多问,他相信刘焉。袁绍也没有任何动静,好像刘循没有伤他爱子,断他大将一臂。但是刘循却是被禁足,没有允许,不准随意出门,就连去宫中,也有史阿随行护送,没有再隐在暗中。

  时间便如此一天天过去,刘循每日进宫与荀悦学史,然后或与王越学剑,或往蔡邕处,像蔡琰学琴。自从刘循令人将公开蔡邕藏书的消息传出去,来求刘循借书的人就未断过。而刘循的名声日夜渐盛,洛阳城内读书之人皆对刘循心生感激,特别是些寒门士子。

  寒门士子虽然也是士族,却比那些世家大族子弟相差甚远,多是没落士族子弟,或是大族中不受重视的旁门子弟。因为家道中落或是贫困,根本不能得到好书,现在刘循愿意借书给寒门士子抄录,哪有不对刘循感恩戴德的。而刘循对于这些寒门子弟,也是好求必应,尽力交好,日后争夺天下,他靠的只有寒门。

  这日,刘循与司马懿刚从宫中回来,就有下人来禀报,他执意要找的张辽已经到了。刘循欣喜过望,急忙让人带路,要见一见这五子良才之首,张辽止啼!

  张辽虽是武将,刘循初见还以为是个儒生,面白干净,四肢修长,面上虽带些儒雅之气,但站在客厅,便如一杆长枪。

  好一个张辽张文远!刘循心中攒道。

  “雁门张文远,见过小先生。“张辽见刘循进来,也不多语,直接屈膝跪下道。

  “小先生?“刘循很是疑惑,他什么时候有这称号了。

  “小先生慷慨,所得藏书愿尽借与我被寒门子弟,故心存感激,皆愿以师礼待小先生。“张辽解释道:”本来我不愿来此,而后听闻乃是小先生之请,辽何德何能,岂敢有辞。“

  刘循忙扶起张辽,道“文远何必如此,这些不过是读书之人应为之事,家有藏书万卷,却扫帚自珍,不若皆弃之。“

  刘循这番话也是实诚,张辽却是越发决定的刘循高义。就连刚走进客厅的王越,也是喃喃道:“若是某能遇你,某又何以至此。“(ps:小子开学了,以后每天中午,晚上更新,写得不好,在此多谢诸位愿看小子绌作,厚颜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