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捅娄子】
��薛道衡狱中不断催促法官尽快审判结案还自个清白。在他的眼里,没几天自己将会重返工作岗位,继续为朝廷和皇帝效力。

  为了准备好给自己出狱接风庆祝,这哥们狱中便急切地吩咐家人在五星级酒店订下一桌好酒好菜。早早便收拾好行李,顺带将不用的物件送给其他还未毕业的狱友。

  瞪着俩大眼珠子望着狱门,眼巴巴等着狱吏出现并通知自个回家完事,这就准备打道回府。但世事无常造物弄人,命运却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等待他的并不是生命之火,而是地狱之门。薛道衡先生最终为自己的天真迂阔付出了生命代价。神马的干活?

  他满怀希望等到的回复不是赦免,而是赐死!傻眼了。这是他从未想到的。他不想死,他还想为帝国和皇上服务。他一遍一遍地问为什么。为什么皇帝要赐我死?我到底犯了哪条罪?

  为什么那些奸臣贼子贪赃枉法反而逍遥自在?为什么自己仅仅几句忠言逆耳便落此下场?面对眼前的三尺白绫,痛苦、恐惧和求生**彻底包裹了他。

  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七十岁的薛同学怎么也想不通,半截子入土的人了,为啥皇帝还不放过?他想申诉,没人敢受理。他想写信求援,没人给他递折子。他想跟家人作最后告别,环顾四周连个送信跑腿的都没有。

  大家能做的只有一个:躲之而唯恐不及。没有落井下石那算道德高尚。世界本来很残酷,政治斗争更如此。只是他理解得够晚而已。这位七十岁的老功臣、老诗人迟迟不肯自裁,等着皇帝能够重新裁决。

  “及奏,帝令自尽,道衡殊不意,未能引决。宪司重奏,缢而杀之。”对他还算仁慈,给了个全尸。还没有对他夷族,仅仅缢杀了薛道衡一人,将他的其他家庭成员流放到新疆且末。杀了薛道衡,杨广满意了。

  可是百姓心里有杆秤。百官心里也有杆秤。史书上记载杀了薛道衡,“天下冤之。”两年前杨广在北巡路上杀了高熲、贺若弼和宇文弼等元老忠臣,“天下莫不伤之。”

  《隋唐嘉话》里面记载说这个薛道衡他有一首诗在当时已经非常轰动。题目是《昔昔盐》。

  大家伙都知道薛道衡是北朝人。那写边塞诗很拿手。只是不知道这哥们写婉约诗那也是相当了得。

  薛道衡在北朝时候当过驻陈朝的大使,所以经常跟这些个南朝诗人以诗会友相互交流切磋。当时虽然南朝人打仗不行,写诗可是这些宫廷文人的长项,为此南朝这些官僚经常讥讽北朝人作的诗太粗,没文化。可是看到人家薛道衡这个《昔昔盐》的时候,全傻眼了。

  因为这诗写的太好了。这诗太长,我拣出来两句跟大家伙晒一晒。听好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这句诗把闺中怨妇的落寞、寂寥和孤独通过窗框上的蛛网和雕梁上的燕泥衬托了出来,那真是形神俱佳震撼人心啊。如果当时举行年度诗歌大奖赛的话。就凭这首诗老薛同志完全有资格入围前三甲。这就惹得皇帝很不高兴了。

  你这诗一出手我杨广还敢写诗吗?皇帝不高兴那是自然。临刑前,皇帝就略带讽刺和挖苦地用胜利者的口吻跟薛道衡讲:“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这就过分了。

  虽然皇帝杨广为了一句诗杀了大文豪薛道衡我是不相信的。但杨广的自负、刚愎、嫉妒和狭隘是出了名的。史书上记载:帝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尝谓侍臣曰“天下皆谓联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今联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什么意思?

  “天下人你们都以为我是接我老爹的班才当皇帝的。其实不然。就算跟你们这些个读书人一起比作诗,我照样给你们当皇帝。”这就不是自信了,这就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