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Kepler
br />   根据萨松针对手机行业给出的分析报告指出,手机行业在未来两年内面临增长缓慢,用户更换手机意愿下滑等一系列问题。

  陈浮沉觉得和脑机接口技术结合的全新智能手机,将为手机行业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

  “god bless you.”

  安杰鹏的导师在他耳边说道,剑桥数学学院的教授们坐在他四周鼓掌为他庆贺。

  他的论文成功发表,现在只是走一个论文答辩的形式而已。

  顺利通过后,他的导师约翰教授知道自己的学生决心要回到祖国,心里由衷祝福他。

  不管是动荡年间还是和平时期,总是有些华国人,即使给他很好的待遇,他仍然要回到自己的祖国。

  约翰教授这么多年来也见怪不怪了,负责挽留安杰鹏的系主任同样无奈。

  剑桥愿意给他一个教职依然无法留下这个在低维拓扑方向做出杰出贡献的年轻人。

  安杰鹏强打起精神来面对周遭的教授们,表示感谢。

  他自己知道自己内心是愿意留下的,迫于无奈不得不回去给某人干活。

  只有当你有很多选择时,选择了其中一个,才是你真正想要做的选择。

  而当你只有一个选择时,却表现出这个选择是我想要的。这二者不可相提并论。

  在外人眼中,发表过四大顶级期刊的安杰鹏,手中大把选择任其挑选。

  他内心深处知道自己没得选。

  在答辩前夕,他隐晦发了邮件给陈浮沉,说自己在剑桥为他干活可以吗?就算对方要他做应用数学的工作,他也会认真完成。

  陈浮沉看完,“萨松把我和[email protected]的邮件往来里汇总发给他,并且在最后附上一句话——在资本主义国家呆了这么多年,你知道一位福布斯榜上有名的人的能量,即使你在英国。”

  萨松迅速把邮件编辑好给他回复回去,看到这赤裸裸的威胁,安杰鹏任何小心思都熄灭了,老实接受安排好的结果。

  论文的主要思路来源于别人,事实曝光出去对他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这件事对安杰鹏来说考虑很久,一字一句反复斟酌,而对陈浮沉来说只是一个念头的事情而已。

  连邮件都不用自己写,萨松真是完美的办公伴侣,如果他是完整的该多好——量子理论的突破都能交给他。

  这件事两人的视角完全不同,安杰鹏以为自己只是去给陈浮沉干活而已,在哪里干不是干呢,反正都是从事研究工作,现在有邮件这么方便。

  而陈浮沉是希望在西南打造一个数学中心,为所有其他学科的研究起到指导作用。要打造这样的数学中心,有足够多的论文发表和足够多的人才是关键。

  安杰鹏对他来说既是马骨,也是发表论文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