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br/><br/>   可这儿子显然对读书不感兴趣,倒是对生意情有独钟。至从官立中学堂毕业,儿子已满十八岁,于是欧阳秀才给儿子定下了一门亲事,亲家是东城外的康财主,儿媳就是康财主第三个千金,也是生得也是极其貌美。儿子成亲两年后给他添了孙子,欧阳秀才夫妻俩干脆就将作坊交由儿子儿媳打理。这儿子也是天生做生意的料,没几年就将这作坊又扩大了几倍,生产出来的“欧阳家”香醋除销在本地外,还远销安徽、河南、山东等地。<br/><br/>   可这老秀才唯一糊涂的是没有将做醋的秘方尽早的告诉儿子,作坊在交给儿子儿媳打理后配料还一直由他掌握着。他不放心年少气盛的儿子,担心他不小心给泄密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欧阳秀才在六十五岁时的春天突然心肌梗塞死亡,没有留下半句话。儿子在料理完他的后事后才想到父亲没有将秘方传给他,于是全家人到处找寻,屋里屋外地下室到处找遍也没见秘方所在。<br/><br/>   原来这欧阳秀才不光将秘方记录了下来,还将作醋的整个流程也记录的非常详细,脑中也是记得清楚。他原本想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或者在自己病了后像母亲传给自己那样再传给儿子。却没想,中午还喝了二两多酒吃了两碗饭,下午就突然离世了。这真是欧阳秀才一生所犯的最大错误。自此这“欧阳家”香醋的秘方消失。之后欧阳秀才的儿子尽管再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做出先前的醋来。于是这座存留在蟠城几十年的老字号“欧阳家”香醋逐渐败落。至于他所记录下的秘方和详尽的作业流程被他的后人发现,又重振了欧阳家这一珍贵的醋业已是百年以后。此为后话。<br/><br/>   至民国二十六年欧阳秀才的孙子十八岁娶亲,这作坊已基本倒闭,只有欧阳秀才的儿子还带两个伙计勉强支撑。欧阳秀才的孙子成婚后的第二年也得一子,取名欧阳安平。这年秋天欧阳秀才的儿子去世,欧阳安平的父亲将作坊卖掉,那家曾被蟠城人津津乐道“欧阳家”香醋作坊至此消亡。<br/><br/>   那些年恰逢战乱,欧阳安平的父亲自小读书也没做过生意,一家人就靠卖掉作坊和祖上留下来的那些存银度日,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那样也被四邻称为大户了。欧阳安平的父亲整天无所事事,不免烦躁,生就近一米八零高大威猛的他本想从戎,但念及妻子儿子特别是已经年迈的老母亲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好在上完了中学,也就在当时的市政府里谋了份文员的差事。但他生性耿直,日本人打进蟠城后,他看不起那些奴颜婢膝无脊骨的小人,于是愤然辞职。又过了两年。他儿时伙伴说想去山东兰陵贩酒,苦于没有本钱。此时的欧阳家已经将近坐吃山空,欧阳安平的父亲正想用家中尚余不多钱财做点生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由欧阳安平的父亲出资,再购了辆马车做起贩酒的生意来。<br/><br/>   那年头蟠城人最稀罕兰陵的高粱酒,逢乱世大都不敢出门做这生意,欧阳安平的父亲和他的这位发小均都生得高大威猛,个性又生就的天地不俱。独此一份的买卖自然生意不错。成车成罈的酒运回来每次都会被一购而空。有一次他去酒厂拉酒,酒厂的大师傅给他说那次烧得酒最地道,要是能埋在地下几十年再拿出来喝,那就是琼浆玉液了。于是他就有心每次运回酒来都在地下室里放上两罈,放够四十罈才罢手。贩酒的路上大都走的小道,辛苦自不必说。但那年月兵荒马乱,每次出门都是提心吊胆,虽然也偷偷置办了两只短枪,对付一般的抢匪还可以,但也不敢对付日本兵,难免有时就被那些日本兵给抢了。即使这样,挣来的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是没问题的。<br/><br/>   直至解放后欧阳安平的父亲被安排在粮站做售货员,母亲被安排到毛巾厂工作才算安定了下来。一千九百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