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退兵之议
  不多时,只见下人引着两人走了进来,一人书生模样,一身青褐色的儒袍,干净整洁;一人浑身披甲,手中一个头盔。正是阎圃和张卫二人。

  “夫人”,二人行了一礼。

  “二位大人不必多礼,且坐下说话”,杨氏应了一声,示意二人坐在席上。一拍手掌,便有仆人丫鬟端上茶水点心等事物。

  一会儿,等丫鬟仆人退下后,杨氏才开口说道:

  “如今前方战事焦灼,夫君怕是已有退兵之意,不知二位大人可有收到消息。”

  闻言,阎圃拱手说道:

  “不敢有瞒夫人,前日主公来信,与圃商议退兵之事,尚未回复。正好今日与夫人和二将军商议之后再答复主公。”

  “哦,先生前日就以收到信件了,当早有良策才是,且先说说看,”杨氏说道。

  阎圃脸色一肃,也不推辞,缓缓说道:

  “从古至今,进军退兵都是关乎身死存亡的大事,一点马虎不得。今两军对垒,若要退兵,当选多思多虑才是。圃这两日今已思得一策,且说与夫人和将军听听。”

  “哦,大人当真已有良策,快说快说,”杨氏还未答话,张卫就迫不及待的说道。

  看样子,这位二叔也是性情颇为急躁之辈啊,张富心想。

  “二将军莫急,且听圃说来。”

  “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这虚实之道却是退兵良策。”

  “先生总是这般弯弯绕绕,尽说些某听不懂的。”张卫一脸不耐。

  “叔叔莫急,且听阎圃大人说完,你总是这般打断,又让他如何说去。你兄长和我都给你说过好多次,遇事不可急躁,你却总是不改,哎!”杨氏满脸无奈,又转头对阎圃说道:

  “先生莫怪,您接着说。”

  “无妨,却是圃故弄玄虚了。所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可派遣使者去见庞羲,商议两家罢兵,此为实策。”

  “庞羲此人,素有野心,刘璋将他放归巴郡,无异于放虎归山。他是不愿意和主公死战的,他也需要巩固自己的势力,因此他一定会同意罢兵,不过可能会有些小动作也不一定。”

  “另外,主公当在谈判的时候,趁着夜色,将大军撤离阆中城下,另遣良将断后,若是地势有利,可派伏兵。等庞羲反应过来,主公早已远离阆中了。早日抵达葭萌关,便万无一失了,此为虚策。”

  “不过圃投入主公麾下不久,与诸位将军并不太熟悉,哪位将军能够断后,哪位将军守葭萌关,还有定军山,圃一时还未想好,正要与夫人和将军商议。”

  阎圃说完,抿了口茶,看向杨氏和张卫。

  “先生高策,此举妥当。不过这断后之人,确实要好好考虑,不知叔叔有何人选?”杨氏看向张卫说道。

  “要说这断后之人,却非杨任将军莫属,相信大哥也与某是同样的想法。因为杨任将军武艺高强,能打能走,那庞羲手下并无人能相提并论。”张卫想了想说道。

  “不知杨任将军的武艺,相比二叔若何?”一直未开口的张富突然说道。

  “哈哈,富儿,轮武艺,杨任将军在汉中可排第一,像某这样的,即便再来三五个,也绝不是他的对手啊!”张卫大笑了一声说道。

  张富吃了一惊,汉中还有这种能人,我怎么不知道。

  “那么谁能守葭萌关和定军山呢?”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