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慎思
  听得常琨这么一说,李存真心里不是滋味:奋斗了十三年,竟然与国姓爷相差还是这么远。姓朱这位爷有三千多艘战船,从大熕船、大战船、到鸟船、水艍船、赶缯船、沙船、乌龙船、再到铳船、快哨等船,其船型一应俱全。如此实力可炮战可人战,战术多变灵活,想输都难。

  我军虽然也有七百多艘船,可是真正能打的就是十二艘荷兰夹板船。这些船里,五艘是抢的葡萄牙人的武装商船改造的,按照英国的标准勉强算五级战舰;四艘是买自英国俘虏的荷兰破船翻修的,个头能达到四级,可是舰载火炮不足;另外两艘是英国人够朋友,卖给我的,勉强算三级战舰。英国的威廉绅士也算够意思,我赊给他瓷器帮他打通去江西的贸易路线让他升了官,他前前后后卖给我一百门大炮。一百门大炮,听起来不少可是根本不够用。这十二艘船里,除了海上飞龙号火炮全满,其他战舰上的火炮缺额都是用皮革作的假炮来充数的,用来吓唬人和训练还行,真打起来屁用没有。海上飞龙号只是个头比三级战舰大了一点,船上的火力当量根本够不着二级战舰的边。剩下的那几百艘船虽然也多是戎船,但是都没有明郑的鸟船大,很多都是不过排水三四十吨的小船罢了。如果像国姓爷那样人多势众还好,打仗的时候一窝蜂冲过去砍,也许能赢。可是看看船上的那些高棉屯子越南仔,根本不什么都不能和朱老太爷起冲突,就连摩擦和龃龉都不行。想要以海制陆打倒满清,海上还得靠国姓爷罩着。想要自立最起码也得有三十艘炮火满编的荷兰大夹板船,两百艘鸟船,其他船只还得一千艘才勉强够用。若是想要北上,类似荷兰七省号的战舰怎么也得有一百艘才行。

  是的,一百艘。我必须得有个造船厂,得有技术,不管是英国的还是海上马车夫的技术都得有。在水真腊就应该建造船坞生产夹板船和戎船,甚至是龟船、板船屋,毕竟内河航运也能用得上。光是靠坑蒙拐骗弄的破船也不够用啊。唉……水真腊那地方还是太小,要是这一次真能光复南京该多好……可以在上海弄个造船厂,或者在舟山……或者能拿下海南岛也行啊……

  那都是以后的事了。至于现在,常琨这坏逼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我说什么也得贴上郑成功这棵大树。不,不是贴是和郑大爷绑在一起。不,不是绑,绑还是不够牢固。对,应该跟他连体,得连体才行。想到这里,李存真脸色微微一变。连体?我这用的都是什么词?感觉很猥琐的样子……

  众人议论纷纷,专心致志地讨论跟国姓爷有关的问题,根本就不知道李存真心里在嘀咕些什么。等李存真回过神来,他听到陈显祖说:“甲申之变后,抗清虽然掀起了几次高潮,但是最终怎么样?永历帝逃去了缅甸,磨盘山一战大西军精锐损失殆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强权统合各方势力。这一次,国姓爷是憋着一口气来的,此前的北伐被……被那个,就是盟主所说的‘台风’吹了回去,还死了好几个儿子。这一次,他肯定是要大败清军,一举收拢人心。怎么收拢人心?只有大胜满清,完胜满清,让满清胆寒,让江南父老看到希望这才能收拢民心,收拢军心。我们就算打败管效忠在国姓爷这里也不会落个好下场。不管国姓爷自己知不知道,他陆战其实还是有所欠缺的,其实不如我军,这个我们先不说。我要说的是国姓爷这一次毕竟来了十几万人,三千艘海船,在海上近乎无敌,我们才七百条战船,万一翻脸我等怕是连西贡都回不去。”

  李存在听得连连点头。其实,满洲人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汉人不团结,内讧的毛病一直也没能解决。如果是由他打败管效忠,收拢了民心军心,将来攻克南京谁说的算?郑成功还是他李存真?国姓爷的军阀习气是唯我独尊,怎么会放过他呢?孙可望和李定国的冲突就是前车之鉴。

  “那咱们就跟在后面喝汤?”赵无极一脸疑惑地看着李存真。

  李存真环顾众人,只见众人也都一脸疑惑。他笑了笑说道:“我料想国姓爷这一次必然大胜清军。可是南京国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