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任务(3)
  在赵婆婆的心照料下,一个多月后,林俐的伤好得差不多了。每天,赵婆婆调着样儿地给她作好吃的,什么香,什么滋补身体,什么软烂,赵婆婆给林俐作什么。

  从书中,和一个月来所见所感,林俐深知,赵氏母子的家境不说赤贫,但因周氏好吃懒作,再加上李有福寻母,无心生产,家里的经济状况已是相当困难。不然,李有福也不会冒雨上山挖药。

  可是这一个月来,赵婆婆像是会变戏法,尽可能地给她作些,即便是放在当代,也算是有营养的食物。鸡蛋羹啦,卧鸡蛋了,炖鸡汤了,炖猪骨汤了。虽然每次的份都不是特别多,林俐明白,赵婆婆已经在尽力而为了。

  “娘,你哪儿来的钱?”有一次,林俐问赵婆婆。

  赵婆婆慈爱地抚了抚林俐的头发,走了林俐手中的汤碗,“你别操心了,反正不是偷来抢来的。”

  后来,林俐才知道,赵婆婆是把当年她出嫁时,李有福奶奶给她的一个金戒指卖了。

  这一个月来,周氏起初还有所敛。不过在看到李有福脱离了危险,似是没有大碍了,她又原形毕露了。

  对赵婆婆一如既往地不尊敬,不孝顺,没有好脸色。能不和赵婆婆说话就不和赵婆婆说话,即便是说话也是拉着脸,鼻孔朝天,说话内容能短就短,语气是一如既往地冰冷、淡漠、不耐烦。

  赵婆婆也不跟周氏计较。一是看她有身孕,肚子怀的是儿子的骨肉,看在自家骨肉的份上。二是儿子身在病中,如果自己跟儿媳吵嘴,病床上的儿子听到了,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嘛,病就不爱好。三是她本身是个和气性子,跟谁吵不起来,哪怕受了再多的委屈。

  这一个月来,林俐对周氏不理不睬。从林俐的角度讲,林俐本人对恶女、渣男深恶痛绝,绝对不会主动与这类人主动搭讪。从李有福的角度讲,如果不是赵婆婆几次阻拦,李有福早就把周氏休了。对于一个压根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好感的女人,留下她白养着,已是最大限度的容忍,遑论跟她和颜悦色说话。

  林俐不搭理周氏,周氏却没自觉,不知自己讨人厌,成天在林俐床前晃,嘴里唠叨个不停。

  唠叨孩子又在肚子里踢她了,她身子又重了许多,走路起坐更力了。唠叨自己一个人睡,被子冷没人给焐,半夜醒来会害怕。唠叨家里的饭菜,缺鱼少肉没调料,不好吃没胃口。唠叨赵婆婆半夜咳嗽,吵到她休息,以致于第二天她的脸色都不好看了。唠叨张家的媳女戴了朵绢花很好看,她也想买,李家的姑娘新作了条裙子,花色很好看,她也想扯块同样的布料。

  周氏唠叨时,林俐闭着眼睛一声不响地听着。唠叨吧,以后你也没机会唠叨了。所以,尽情地唠叨吧。

  周氏不知愁地唠叨着,不知林俐已经把整治她的计划,全盘想好了。

  一个多月后,林俐下了床。恢复了健康的她,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集上买了口小猪回来,用的是赵婆婆卖酱菜得来的钱。

  这一个多月来,赵婆婆除了洗衣作饭拾屋子,照顾儿子,剩下的时间全用在作酱菜上了。作完了,好拿到集上卖去。赵婆婆不会作南北大菜,但是她作的小菜和她儿媳周氏的坏人品一样,全都是远近闻名。

  一样不起眼的山野菜,家常蔬菜,在赵婆婆的巧手调制下,就能变成让人食欲大开的美味。村里有很多人都跟赵婆婆学过作酱菜的手艺,可是她们作出的酱菜跟赵婆婆作的一比,总像是差了点滋味,欠了点火候。

  本来赵婆婆没想过卖酱菜赚钱,可是儿子有病,不能上山挖药,不能下地干活,家里断了生活来源。她一个人,要她又照顾儿子又下地开活,根本忙不过来,想来想去,她把主意打到了酱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