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最多就和身体健康、气色外貌有些关系,可以说归根结底,有钱没钱固然重要,但并谈不上关乎生死存亡。

  再说了,如果南京都要靠上海接济才得以生存,那估计中、国、崩、溃论就真的成真了。

  上海看他,“如果是你个人的开销,包在我身上没问题。不过呢,但凡与财政相关的,也就是政、府行为,我是一厘都不会出的,望理解。”

  “切,那我找你做什么。”南京云淡风轻道,“不过呢,好吧。”

  上海只当自己听错了,“啊?”

  南京回头看他,“年纪不大,耳朵比我还背,我说好。”

  “为什么?”上海极其审慎地看他。

  南京转身向外走,“你不信就算了,反正我没差。”

  作为中国最早的淘金者和投机者之一,上海深知机会稍纵即逝,上前几步抓住他的手腕,却说不出话来。

  南京看着他,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乖。”

  作者有话要说:没去过的童鞋可以搜索牛首山佛顶宫

  过云楼其实是苏州顾氏的珍藏藏书楼当时拍卖江苏凤凰传媒集团和北大争了半天最后好不容易让藏书回到江苏\\(^o^)/~

  下章南京视角解释一下他的想法

  第十二章

  离开上海的时候,南京其实是浑浑噩噩的。

  和上海的一连串的剖白几乎用尽了他全部力气,在高铁上一路向北而行时,几乎眼皮都掀不起来。

  他感到说不出的疲惫和自厌卑微如此,却又抱着那一点残存的清高不肯自弃。

  身为江浙沪大家庭、宁镇扬都市圈、江淮官话区、四大古都中的一员,按理说南京身边熙熙攘攘,绝不该缺乏归属感。

  却鲜少有人知晓,南京已经孤独太久了。

  作为政治地位江河日下、经济辐射远不如隔壁巨无霸上海的省会,省里其他12设区市对他的认同感可想而知。

  长三角里,杭州是个一贯自得其乐,不去得罪人也不去报团的老好人;虽然有历史渊源,可自己对皖南的影响力早就让合肥如鲠在喉,几乎已形同陌路;上海……以前烦恼他瞧不起自己,现在烦的是竟是他太高看自己,暂且不提也罢。

  四大古都,他与北京羁绊最深,可一是离得太远,二到底还是有上下之分,每每谈话时总觉得隔了些什么,不复往日交心;他本就与洛阳不甚熟稔,近年来洛阳又悄无声息,故而也说不上话;至于西安,虽说地位与他相同,同为省会故都,可陕西作为boss的籍贯之地,他比起自己,腰板子不知硬了多少,近年来利好连连,他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哪里还有闲心陪他这个破落户怀古伤今?

  至于火炉组(重庆、长沙、武汉),西部大开放和中部崛起,乃至于近期的长江大开发,都让他们分、身不暇,重庆忙着和成都打嘴炮,武汉常年扎在东湖,也就长沙,偶尔能抽点时间和自己一起吐槽八卦。

  他觉得自己像是一件落满灰尘的云锦衣裳,虽算是金玉之质,却早被搁置在屋里,在梅雨天发了霉、被虫蚁啃出了洞,哪里得见半分往日风采?

  渐渐的,他就习惯了一个人,孑然行走于喧闹尘世之中,独自一人斩鸭子、喝馄饨、吃皮肚面,也独自身居陋室,读史、冥思、抄经书。

  渐渐的,他远了旧友新交,不再有人留意他,他也不会去叨扰任何人。

  渐渐的,他犹如一道发黄斑驳的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