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臣人人可杀
��走。

  他先去了朝阳门,化名王太监外出议和,但是此处守门的官员早已和李贼有所勾结,不肯放人出城,崇祯闻此急忙命人去寻成国公朱纯臣,但得到的回答却是朱纯臣外出赴宴去了,不知去往何处。

  于是崇祯皇帝又去往了正阳门,但是正阳门此时三展白灯笼高挂,方才知原来此城门已然献给李贼;如此,崇祯皇帝又向后城安定门而去,后城就是后宫最后面的那个城门,但到了此处,发现此处的镇守将士皆已逃散,而崇祯皇帝所带的几个人又无法打开紧闭的城门,太监以利斧劈之,亦无法打开,于是再次折返。

  此时崇祯皇帝来到皇极殿前亲自撞响殿前的景阳钟,想要召集群臣商讨逃跑大计,但是等了很久却无一人赶来,气的崇祯皇帝大骂,崇祯皇帝愤然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后来崇祯帝自知无法逃走,便和王承恩于煤山一颗歪脖子树上自尽。

  所以在了解这一段历史之后,朱慈炤已经有了逃脱之法,但是在这之前还需一些适当的操作。

  朱慈炤道:“如今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之际,横竖皆是死,父皇何不听儿臣说完?”

  崇祯皇帝听此却不抱任何希望,但看着朱慈炤灼灼的目光,又不忍阻拦,他长叹道:“皇儿想说,便尽数道来吧!”

  朱慈炤听此心中一喜,暗道只要让我说便有机会,他也不再废话,尽数将自己的计划托盘而出:“如今我们逃出城中需要做以下几件事,第一,父皇即刻下令,命人在宫中传播,就说父皇已经下令,宫中所有人可全部出宫逃命,城门不得阻拦,宫中一切物什,皆可拿走,且无罪;第二,让后宫诸位娘娘、阿姐皆换成宫女太监的便装,到乾清宫集合,但要拿着他们原本华丽的衣物;第三,命一忠诚之人,在乾清宫,拿着父皇印玺,静候李贼到来。”

  崇祯皇帝听此,心中不免生出一种荒诞的感觉,但是冥冥之中又似乎感觉朱慈炤说的有些道理,便疑惑道:“此三条,何故?”

  朱慈炤此时展现出强大的自信来,道:“其一,如果儿臣记得没错,此时宫中太监宫女足足有三四千人,父皇命宫人逃离,却也给了我们机会逃离,且这么多人涌向宫门,那些守门的将士岂会不知?所以他们必定会开门掠劫怀揣宝物的宫人们,甚至还会入宫掠夺,这便是我们趁乱逃走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