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回 河东三杰初相逢 子文向杰拜老同
  中心校离家更远了,走路要4个小时,向杰必须要住校了。可是问题来了,住校就得自己开饭自己铺床,就是要带菜米盐油和棉被席子等等生活用品,这些向杰家里都很紧缺,但是不论如何,这些都得要有呀。向杰妈妈爸爸还是给他腾出了一些东西,给向杰装好。

  开学那天,向杰带着行礼前往中心校,来到了河东街,遇到了方表姑。方表姑知道向杰家里困难,二话不说,就拉着向杰去了她家吃饭。吃完饭还要向杰住在她家里,不要住学校了。向杰觉得不好意思麻烦姑姑,就谢过了她的好意,背起行李前往学校去了。

  向杰走过学校大门通道的时候,看到一群学生围在看墙上的学习园地并议论纷纷:“向杰是谁呀?谁是向杰呀?哪个村的?”向杰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一看,原来是欢迎新同学的学习园地上面有一篇作文就是他初小毕业考试时写的。他把全版学习园地都看了一遍,发现作文就他这一篇。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这将是他求学的新的一个里程。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读书更快乐,更有成就感的了。

  后来,他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新的老师和同学,其中杨立万和刘小伟是下河村分数最高的两个,后来与向杰并称“河东三杰”。

  开学第一个周末班会,是选举班干部的时间。说是选,其实都是班主任定的。班长是杨大壮,倒不是他成绩有多好,而是他牛高马大,身强力壮,威慑力猛,能指挥得了班上所有的人。留级n多次,已经满18岁了。当地流传着:“年年十八岁,岁岁五年级”的顺口溜,说的就是他。副班长向杰,全河东乡成绩最好的。从成绩上来说,向杰是班长的不二人选,但向杰却是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胜任不了班长,所以只适合当副班长,学习委员杨立万,纪检委员刘小伟,劳动委员韦飞鸿,文艺委员是班上唯一的女生王玉。

  一直身居深山的向杰,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特别的好奇和向往。对于他来说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河西镇街市,他特别喜欢这个地方。这下好了,自从考上了高小,来到河东乡中心小学以后,想去河西街,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了。只要每逢街日,他就可以搭上渡船,不几分钟就可以到河西镇街了。

  河西镇与河东乡一衣带水,隔河相望。虽然只是一河之隔,但差距却是天壤之别。河东乡隶属于西南县,是革命老区,全国特别贫困县之一,穷乡僻壤,是经济资源极度匮乏的地方。而河西镇就完全不同了。河西镇隶属于丹州市,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交通发达。仅仅一个黑山矿,就已经世界闻名了。河东乡的街市都不算是街市,只有几家小商店,几个小粉摊而已。河西镇可不一样,地处三县交界交通要道,陆路水路交通都很方便。有供销社,信用社,邮政所,新华书店,电影院,录像厅等等,以及热闹非常的街市。每逢街日,附近三个县的十几个乡镇的人们都络绎不绝的赶过来做买卖。其热闹程度,在方圆百里,无可匹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河西镇独特的经济地位。这些都足以让河西街成为当地人们向往并津津乐道的地方。

  向杰和别人一样非常向往河西镇,但不同的是,他向往的是新华书店和电影院,录像厅。这一天中午放学了,向杰和其他同学一起,来到河东码头,准备坐船到河西街去玩。别的孩子感觉是为了跟家里人拿点钱,吃碗米粉,买两冰棍,买两油饼……而这些,对向杰来说都非常的奢侈,他只希望跟爷爷拿一两毛钱,买一本小人书,看一场电影或录像。

  很快,向杰就来到了爷爷经常卖凉席的地方。看到爷爷正在卖凉席,正在跟人讨价还价。那人问:“大爷,那凉席多少钱呢?”爷爷说:“十块。”那人说:“九块行不行啊?”爷爷,看了看向杰,心里想,等下还要买一些农具和油盐,还要给向杰买书,这钱压根都不够用啊,于是就坚定地说:“十块,很便宜啦,我这个要做好几天呢。”那人看了看向杰,问爷爷:“大爷,这是你孙子向杰吗啊?”爷爷说:“�